另一邊,在龐統得知吳軍居然主動出擊之後,當即下令全軍出動!
緊接著,城中十萬叛軍開始行動起來,隨後便在龐統的命令下從三面出擊!
西城,由一名龐統親信帶隊,三萬叛軍出城渡過護城河上的浮橋,向著吳軍右軍大營發動進攻。
東城,同樣由一名龐統親信帶隊,三萬叛軍出動。
北城,由龐統親自帶隊,三萬叛軍直擊吳軍中軍大營。
龐統只在城中留了一萬人駐守,十萬叛軍出動了九萬,按照著他之前的計劃行事。
今日,眼看著就是蜀吳主力決戰之時,龐統認為機會終於來了!
只要他能在此戰中擊破吳軍的三座大營,不,只需要擊破兩座,屆時他便能率軍繞道吳軍的後方發動進攻!
到時候在兩面夾擊之下,哪怕吳軍再強,哪怕吳軍主帥用兵水平再高也難逃一敗!
於是乎,早有準備的叛軍紛紛嗷嗷叫著幾乎傾巢而出,在渡過護城河上的浮橋後,當即殺奔吳軍大營。
西城。
這裡是吳軍的右軍大營,也就是荊北軍團的大營,此處正有霍峻軍一萬人留守。
由於同樣早有準備,霍峻在營中的佈置並不牢靠,甚至在箭塔上都沒有佈置弓箭手。
這使得叛軍在到來後,幾乎輕而易舉就搬開了營前的所有拒馬、鹿砦,緊接著就撞開了營門。
隨即,三萬叛軍呼嘯著衝入營中,並與營內嚴陣以待的霍峻軍戰至一團。
北城。
龐統親率三萬叛軍而來,陸遜一軍和劉琦的輜重營在此留守,營中的糧草物資更是數不勝數。
由此可見,中軍大營不僅是三軍主帥所在之處,同時也是如今吳軍的糧草物資命脈所在!
早知這一點的龐統,難怪會親自率軍來攻北營,說不準就是為了一舉搶奪或者焚燬吳軍的糧草。
總之,和右軍大營那邊一樣,龐統率領三萬叛軍同樣很快就殺入營中。
然而和那邊不同的是,那邊只有霍峻的一萬人,這邊卻有著整整四萬人。
不過王猛早就命令,此戰必須要輸,因此劉琦壓根沒有帶著三萬輜重營參戰。
就在陸遜親自率軍抵擋之際,劉琦卻是指揮著輜重營在忙著搬運糧草物資,以防被叛軍佔為己有。
如此一來,只有一萬人可以進行抵擋的吳軍很快就落入了下風,這更讓叛軍們士氣大振!
偏偏兩邊的吳軍留守部隊一樣,明明都有投矛,可偏偏就是不用!哎,就是玩兒~
這使得吳軍人數少的劣勢更是凸顯,在戰鬥中很快就被叛軍包圍,從而被打得節節敗退。
至於王猛,此戰早有佈置和吩咐,因此他提前渡河去樊城了。
一方面是為了繼續隱藏身份,一方面也是為了保全自己,另一方面也是不忍目睹己方大軍戰敗。
總之,現在一切的壓力都集中在陸遜的身上,這讓陸遜的心裡實在是有苦說不出啊!
偏偏叛軍人多,但戰鬥力卻又稀爛,本來叛軍也是打不過吳軍的。
可為了保證計劃的成功,陸遜卻又不得不打敗仗,這就讓他更加難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