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血之孫吳 > 第924章 一鳴驚人

第924章 一鳴驚人 (第1/2頁)

推薦閱讀:

陶侃259年-334年),字士衡一作士行),原籍鄱陽郡鄱陽縣,後遷居廬江郡尋陽縣,晉朝時期重要的軍事將領。

陶侃出身南方寒門,早年仕途艱難,官位不顯。

八王之亂時,憑藉著自身的才幹,深得荊州刺史劉弘的重用,參與平定張昌起義、陳敏叛亂。

後更投靠琅邪王司馬睿,平息杜弢領導的流民起義,一度被授為荊州刺史。

因權臣王敦排擠,改鎮廣州。

王敦之亂平息後,陶侃再鎮荊州,並加都督荊湘雍梁四州軍事、徵西大將軍。

晉明帝死後,受執政的外戚—庾亮忌憚,心懷不滿。

咸和二年327年),蘇峻、祖約之亂爆發。

陶侃於次年被推為盟主,與江州刺史溫嶠等組建西方義軍,成功討平叛亂。

戰後因功加侍中、太尉,都督七州軍事,封長沙郡公。

咸和五年330年),領兵擒獲擅殺江州刺史—劉胤的後將軍—郭默,兼領江州刺史。

咸和七年332年),派兵經營巴東,收復襄陽。

咸和九年334年),陶侃辭官歸隱,不久後安逝於樊溪,享年七十六歲。

唐德宗時成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之一,至宋徽宗時亦位列武廟七十二將。

陶侃從戎四十一年,“雄毅有權,明悟善決斷”,為東晉政權的建立及鞏固立有大功。

精勤於吏職,兩鎮荊州,使治下“自南陵迄於白帝數千裡中,路不拾遺”,為後世所稱道。

因陶侃獨特的行跡,招引史家不同的評述,使其成為了兩晉之際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其著有《陶侃集》二卷,今已亡佚。

………

歷史上的陶侃和周瑜、陸遜、諸葛亮、王猛等人一個級別,乃是赫赫名將,東晉王朝草創之際的擎天之柱。

然而這一世,陶侃先後歷任廬江郡丞、廬江太守、荊州刺史,一直是擔任文官。

陶侃並沒有領過兵,參與過戰事,也因此一直不顯山、不露水。

可我卻知道,陶侃胸有韜略,實乃不世出的奇才!

再者,陶侃自從二州動亂之後,便一直銷聲匿跡了。

如今又出現在赤壁,他的到來是為了什麼,對此就讓我頗感興趣了。

眼看著水師已經全部登陸,我便下令讓董襲率部暫時駐紮在赤壁大營,隨即便帶著眾人返回武昌。

赤壁距離武昌有百里之遙,路途不近,一般需要一天的路程。

好在周瑜等人此來帶著馬匹、車駕,這使得我等並不需要擔心任何問題,只需要坐馬車前往即可。

一路無話。

……

第二天傍晚,我等終於抵達武昌,隨即便在全柔的引領下前往太守府暫時休整。

在一番沐浴更衣之後,我等便齊聚太守府的大廳中,一時間人才濟濟。

不僅左右軍師——王猛、魯肅都在,還有我的頭號大將——周瑜,另有全柔、姜維、陶侃、星月等人。

按照這個陣容,此次和開個朝會也差不多了,因此眾人此時都很嚴肅。

最新小說: 唐末大軍閥 重生公孫瓚 大唐:拜託,我真沒想造反啊 網遊末世系統 乾坤玉珏 鬼眼道士 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 帶著紅樓到紅樓 演明 我在漢末舉明旗 織田家的臨濟僧 三國之終極進化 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血之孫吳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