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兩見面,自然少不得一番寒暄,並開始計劃將來。
彼時,曹操正帶著曹軍主力在關中和秦軍大戰,且大機率是必敗無疑了。
蕭道成認為,倘若曹軍大敗,那麼中原勢必就會大亂。
實際上,現在的中原已經亂了,只是在蕭道成眼裡還不夠亂罷了)
蕭道成建議,這時候他們豫州軍應當有所行動,比如趁機奪取汝南和潁川,一統豫州!
蕭衍雖然沒有蕭道成那麼大的野心,但畢竟現在局勢有變,汝南、潁川這兩塊肥肉不取白不取!
於是,蕭衍當機立斷,立馬把王僧辯的兩萬大軍給一起交給了蕭道成統帥。
蕭道成不禁大喜,隨即便厲兵秣馬、招募新兵,準備大幹一場。
與此同時,由於謝安的及時出手,這才讓歸來的兗州軍、徐州軍安全地回到駐地。
在投桃報李之下,徐州軍主帥桓衝對謝安也是十分感恩戴德,雙方也本該繼續加強合作。
然而,兩軍主帥之間關係好,並不代表兩方諸侯之間也關係好!
諸如謝安、桓溫便是如此,彼時的中原已經大亂,桓溫已經按耐不住自己的野心了。
若是曹操在的時候還好,這幾個諸侯之間還能相安無事,彼此和睦相處。
可一旦曹操不在,或者曹操出事,諸侯之間必然會發生齷齪。
在桓衝率殘兵返回徐州之後,桓溫當即以其損兵折將為由,趁機奪下了他的兵權。
隨即,桓溫便以兒子桓玄為主將,準備兵發許都!
由於徐州和許都之間相隔甚遠,不僅隔著兗州,還隔著豫州
就是說,若是想從徐州打到許都的話,徐州軍就必須要對兗州或豫州中的一方動手!
在桓衝看來,他和謝艾的關係好,那麼理當是打豫州軍。
可桓溫想的可不一樣,他們徐州軍的存在是為了防備江東軍,當然豫州軍也是。
徐州軍和豫州軍的目的是一樣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那麼徐州軍也理當和豫州軍聯合在一起!
於是乎,徐州軍這邊連招呼也不打,桓溫直接就命兒子桓玄率軍打到兗州了。
要從兗州經過,一路殺奔許都,徐州軍就需要連克兗州的山陽郡和陳留郡。
由於沒有防備,此時的兗州軍壓根沒有在這兩個郡設定重兵防禦,因此二郡很快就被徐州軍給攻破了。
這一下子,謝安再次大怒,沒想到徐州軍居然不講武德!
原本謝安忠於大漢,本不會對許都有所企圖,可現在不一樣了。
為了報仇,謝安當即命謝艾、謝玄、劉牢之出兵,一路推進到許都!
這一下子,三州軍隊齊聚許都,中原的腹心之地就此蒙上了一層濃濃的戰雲。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