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乎,龐統號召了蒯良、韓玄、蒯越、韓嵩,以及鄧家的當家人孫權上位後,鄧家家主做了安陸太守)一起給孫權上書。
眾人上書的內容不外乎是告訴孫權誰才是荊州的主人,如果孫權不想要當這個“主公”的話,那就繼續錄用張昭之流試試!
天地良心,孫權用張昭並非是出於打壓荊州派系的目的,只是想在張昭的幫助下得到朝廷的認可!
結果這一切卻是被龐統給誤會了,因此,孫權和荊州派系之間也起了摩擦。
雖然這時候的孫權已經頗具政治智慧了,但是到底,孫權的從政經驗還是不足。
因此,什麼地緣政治,什麼派系鬥爭,孫權還不懂!
然而孫權不懂,張昭卻懂,而且很懂。
自從張昭知道孫權背後之人乃是龐統之後,張昭便已經明白,這一切的背後不過是荊州派系已經不滿足於只當幾個太守了。
荊州派系覺得自己實力又粗了,翅膀又硬了,因此開始搞事情了。
張昭這些年,先後當過吳侯長史、揚州刺史、大將軍長史,歷來都是孫策手底下的第一文官。
要說搞政治鬥爭,那張昭不要太厲害啊!眼光也是一流的毒辣。
在孫權遭到威脅的第一時間,張昭就立即聞訊趕來,併為孫權出謀劃策。
彼時,孫權正在苦惱自己好不容易才上位,生怕會因為得罪了荊州派系,從而導致自己失去荊州的支援。
然而張昭卻告訴孫權不要怕,因為荊州派系中雖然大多做著州郡長官,但卻沒有兵權!
原來自從孫策統治荊州之後,雖然在明面上把太守大多委任給了荊州士族,但唯獨兵權沒給。
要說荊州人之中做將軍的都有些誰?除了黃忠、魏延、霍峻、馮習、張南這些降將以外,也就鄧家的三個後起之秀了。
在前者中,雖然都已經做到了中郎將、將軍,但卻都不是荊州士族出身,說穿了都不過是荊州的寒門。
在後者中,鄧家的三個後起之秀雖然都是荊州士族出身,但卻隨同孫策一起北上雍涼了!
以至於現在的荊州派系之中,居然無一人手裡掌握著軍權!頂多就是一些都尉、縣尉之類的。
在江東軍的體系當中,孫策先後設立了四大軍區、六大軍團,往下各個邊郡還有都尉存在。
比如荊州的襄陽郡、南郡、武陵郡、桂陽郡,在這四郡之中便都有都尉存在,除了南郡都尉昌義之外都由荊州士族擔任。
再往下就是縣尉了,因為只是維持各縣治安的存在,所以不提也罷。
總之,在荊州派系之中,他們所掌握的軍隊也就三個郡的郡都尉手裡有點郡兵。
於是乎,在張昭的解說下,孫權也就不怕這些荊州派系了。
反正他們手裡也沒兵,孫權怕個鳥?因此孫權越發肆無忌憚地重用張昭。
並且在張昭的建議下,孫權也開始懂得了如何平衡派系,也越發理解了自己的兄長。
只是如此一來,孫權和荊州派系之間的裂痕也變得越來越大,直到雙方再也無法調和!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