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陳慶只要再鼓舞全軍士氣,秦軍必然崩潰。
想到這裡,陳慶的心裡也不禁鬆了口氣,然而奪旗談何容易?
在戰場上,一方的旗幟代表著主將的方位,更是全軍軍心所在。
在旗幟所在之處,往往聚集著最多的人,戰鬥也是以旗幟所在位置為核心展開。
也就是說,陳慶離對方的旗幟越近,將受到的阻力也越大。
而陳慶武藝稀鬆,戰鬥全靠將士用命,可眼下他身邊就剩下十餘人了。
不過陳慶的人格魅力也不是說說的,只見他一邊策馬狂奔,一邊高聲吶喊。
“白袍軍的兄弟們,我陳慶還在,此戰我軍必勝!”
………
陳慶的親衛也跟著他一起吶喊,聞者無不戰意昂揚,心智更加堅定。
更有甚者,在解決眼前的敵人之後,立馬跟隨著陳慶一起前進。
及至陳慶距離秦軍大旗越來越近,在他的身旁、身後也聚集起了兩三百人,將士們都自發地前來跟隨陳慶。
陳慶雖然內心激動,感動,但此時的他根本顧不上。
“將士們,看到秦軍的大旗幟了嗎?砍倒它吧!”陳慶吶喊道。
“哦!”將士們聞言,無不振奮。
反觀秦軍卻本能地感到了畏懼,因為越來越多的白袍軍在往這邊而來,秦軍卻大多沒有要保護己方旗幟的意識。
終於,在陳慶的帶隊下,在眾人的攜手努力下。
保護旗幟的秦軍紛紛倒下,大旗也被白袍軍奪下,然後狠狠地丟在了地上。
這讓白袍軍越發振奮起來,陳慶更是高聲吶喊道:“秦將已死!”
“秦將已死!”
白袍軍將士們一聲聲傳達,很快,“秦將已死”的口號就傳遍了整座戰場。
所有還活著的白袍軍將士都聽見了,再看看己方的兩面大纛全都還在,秦軍的旗幟卻木有了。
秦軍雖然大多聽不懂漢話,但還是有一部分人能聽懂的,他們不禁鬥志全無。
很快,就以這些聽得懂漢話的秦軍為首,他們紛紛策馬轉身開始了潰逃。
畢竟主將已經“戰死”,己方的旗幟也倒了,還打個屁啊!
榜樣的作用是很大的,有人跑了,剩下的人也無心戀戰。
很快,秦軍全軍潰敗,白袍軍贏了!
“白袍軍萬勝!江東軍萬勝!”
倖存下來的白袍軍們不禁喜極而泣,紛紛歡呼起來,以此來慶祝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