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給黃忠的錦囊裡面,書信上大致是這樣寫的:
黃漢升忠義無雙,雖為降將,但忠勇一點不輸江東舊將云云。
前面幾乎都是孫策對黃忠的誇讚,書信的最後面才是正題——將四萬大軍一分為二,由黃漢升、孫叔弼各領兵兩萬。
倘若秦軍主力到來,望黃漢升不可戀戰,也不可立即撤退!還需詐敗一番,使秦軍誤以為我軍戰力低下,但也不可損失太多,切記切記!
而在給孫翊的書信上,內容大致如下:
開篇同樣是對孫翊的讚美,然後是孫策對四萬大軍的部署——黃忠領兩萬人詐敗,孫翊領兩萬人退至河對岸,嚴防死守!
………
等到二人紛紛看完書信,頓時一掃陰霾,隨即喜笑顏開。
二人你看著我,我看著你,然後一陣大笑。
“哈哈哈!”
“叔弼,老夫此生,定將誓死效忠主公!”黃忠突然說道。
“老將軍,這些話還是留著您回去親自和兄長去說吧!”孫翊揶揄道。
“哈哈哈!”
隨即,二人又是大笑,只覺得渾身舒爽無比。
雖然二人在看過信件之後,表現差不多,但其實整個心路歷程卻是不一樣的。
比如黃忠,他作為降將,雖然已經有兩年了。
但說實話,黃忠雖然叫著孫策為主公,但忠誠度並沒有達到百分之百!
一開始,黃忠是因為自己被俘,兒子也被抓住了才降的。
那時候,黃忠投降是無奈之舉,是為了保全自己的獨子!
只不過在加入江東軍以後,一直以來的所見所聞,多少還是令黃忠感到滿足的。
畢竟江東軍和劉表軍、劉裕軍都不一樣,這種不同是體現在方方面面的,黃忠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
總之,黃忠的投降是無奈投降,但對江東軍卻是相當認可的。
這一次,黃忠一開始以為孫策要他們留下來送死,這讓黃忠的心裡有些難以接受。
就在剛剛,黃忠還讓家中有妻兒老小者離開呢!殊不知黃忠的兒子也在江東等著他回去!
因此,那時候的黃忠心裡只有悲憤,還有對孫策的不滿。
只是沒想到,主公的真實命令其實都寫在了書信上,而書信內容也和黃忠以為的完全不一樣。
原來這一切都是主公的計劃,是為了示敵以弱,誘敵深入。
如此一來,他們也不用送死了,反正成了主公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
“能夠跟隨如此主公,老夫死而無憾!”這是此時,黃忠內心的真實寫照。
他們右營的將士不用送死了,他黃忠也不用死了,主公也不是要帶主力撤退!
相反,他們留下來是為了實施主公的計劃,然後配合主公的主力大軍一起對付秦軍!
“哈哈哈!”
想到這裡,黃忠又笑了起來,只覺得渾身更加舒爽。
………
而孫翊呢?他一開始只是作為黃忠的副將,做一些黃忠所交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