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堅在戰場上收降甚眾,馬騰的大軍人數多達五萬,只逃走了上千人。
雙方大戰數場,但真正戰死的並不多,頂多只有一兩萬人。
也就是說苻堅收降了近四萬之眾,雖然都是步兵,但也讓他的兵力達到了十萬以上。
涼州不同於大漢其他的州郡,在這裡的軍閥我方唱罷你登場,百姓早就習慣了投降。
在這裡,投降當叛徒沒什麼好丟人的,相反為了活下去比什麼都重要。
因此,馬騰、韓遂這些軍閥在戰敗後,往往都會選擇逃跑,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而那些當兵的,更是在戰敗後毫不猶豫地就會選擇投降,反正換個軍閥也一樣是當兵。
但如今的情況不一樣了,他們的主子從漢人軍閥換成了異族,因此這些降卒心裡多少有些牴觸。
不過苻堅是什麼人?雖然他打仗不咋地,但忽悠人的本事卻是一套一套地。
四萬降卒也確實被他忽悠得一愣一愣地,只感覺在苻堅身上感受到了溫暖,這是他們在以前從未體會到的感覺。
最終,苻堅曉之以情,動之以禮,成功說降了四萬之眾。
由此可見,苻堅確實有著過人的本事,也難怪他能在羌氐的五個家族中脫穎而出,然後擔任他們的盟主了。
另一邊,呂光、楊大眼、姚家兄弟還在到處追殺著龐德的騎兵,直到徹底肅清,武都境內再也沒有一個敵人為止。
這些馬家騎兵不同於馬騰的步兵,乃是馬騰恩養多年的精銳,被稱為西涼鐵騎。
他們戰力強大,又對馬家忠心耿耿,因此無人投降。
他們各自為戰,又是在山地作戰,最終沒跟著馬超、龐德逃出去的騎兵全都戰死了。
戰前有五萬西涼鐵騎,戰後只有大約兩萬騎跟著馬超、龐德一起逃走,戰死者將近三萬。
西涼鐵騎本是馬騰的依仗,是他稱霸涼州的資本,但這一戰卻白白葬送了超過半數的鐵騎。
呂光、楊大眼、姚家兄弟最終在西邊戰場匯合,這裡是之前馬超戰鬥的地方,此時這一地區到處都有戰鬥的痕跡。
符生、楊安的兩萬步兵全軍覆沒,二人也戰死了,馬超竟然全殲了他們才最終逃出生天。
當符生、楊安的屍首被擺放在苻堅、楊大眼的面前之時,二人發誓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隨即,苻堅開始整頓大軍,準備反攻馬騰的地盤,他要讓馬騰、馬超血債血償!
呂光卻不贊同苻堅的決定,他認為馬家軍雖然已經被重創,但在平原上馬騰的騎兵依然還有一戰之力。
苻堅卻堅持要為堂兄報仇,他的決定也得到了楊大眼的支援,二人一拍即合很快就集結起了五萬大軍。
姚家兄弟卻採取了作壁上觀的策略,不否定也不支援,打算選擇自保。
然而苻堅卻在此時宣佈,只要是參與攻打馬騰者,戰後便可以參與平分馬騰的地盤!
姚家兄弟心動了,他們加入這個勞舍子的聯盟不就是為了利益嗎?現在跟著苻堅一起作戰,贏了就能分地盤,因此他們兄弟心動了。
心動不如行動,得到姚家兄弟的鼎力支援後,苻堅也終於有了足夠的實力以此進攻馬騰。
於是,苻堅命令呂光率軍駐守武都,然後帶著近八萬大軍北上,準備直撲狄道隴西郡治所)——馬騰的大本營。
另一方面,馬騰、馬超、龐德帶著殘兵敗將回到了狄道,終於闔家團圓。
在馬騰看來,此戰雖然大敗,但至少長子和大將的性命都保住了。
唯獨五萬西涼鐵騎折了三萬,五萬步兵全軍覆沒,馬家軍元氣大傷。
一場大戰在倉促中爆發,虎頭蛇尾,馬騰也預感到了異族即將要反攻他的地盤。
於是,馬騰又開始積極備戰,準備迎接新一輪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