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我命人取來筆墨紙硯,由王猛執筆進行記錄。按照官位大小,職位高低,我示意周瑜第一個起來發言。
“諸位!如今我方已經全據荊揚二州,但荊州新下,民心還未徹底歸附。作為天子任命的荊州刺史,我理當為荊州的長遠發展作考慮,但我卻更希望能夠跟隨主公一同北上!因此,我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提出讓曹操上表天子,給予主公自行任免刺史、州牧,以及劃分州域的權利!”周瑜站起身說道。
沒想到我這位好兄弟竟然是這麼個想法,還真是提了一個“過分”的要求,這權利未必也太大了點!
眾人在聽後全都鴉雀無聲,因為這個話題實在是太大了,已經大到超出了他們能夠參與討論的許可權。
於是,我只能示意王猛先記下來,到時候直接告知曹操即可。
接下來輪到王猛發言了,但他需要進行會議記錄,因此也沒什麼特別的想法。
於是,按照順序就輪到了魯肅的發言,魯肅也很大方地站起來說道:“諸位!肅原本並不同意加入聯軍,參與討伐異族,但此事已經無法避免。因此,肅的想法也很簡單,那就是希望儘量少出兵,出精兵。以此達到為後方減輕負擔,不影響休養生息的目的!”
我不禁連連點頭,相比周瑜的非分之想,魯肅之言倒是十分地實在。
“爾等對於子敬軍師的提議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嗎?”我向眾人問道。
只見眾人都搖著腦袋,也不知道真沒意見,還是不敢對魯肅有意見。
見到眾人如此,我也只好作罷,便示意王猛也同樣記錄下來。
然後是太史慈的發言:“諸位!在下無甚大的想法,只是希望主公能夠帶上末將,一起北上!”
太史慈的想法真是樸實無華,甚至有點搞笑,我不禁搖頭。
但沒想到的是,太史慈的話反倒是引來了許多人的贊同,估計大多數人都是這麼想的。
我不禁哭笑不得,隨後對眾人說道:“咱們討論的是盟約的內容,至於哪些人隨我北上,這都是咱們自己的事情,而與曹操無關!所以再有此類想法或者提議的,大家乾脆就別說了!”
有了我的告誡,許多人不禁垂下了腦袋,顯然他們的想法都和太史慈的一樣。
但他們都是一幫武夫,讓他們帶兵打仗都是一等一的好手,但讓他們出主意、提意見顯然就有些為難人了。
於是在接下來,我不再讓武將們發言,反正問了也白問。
“子云,你說說看你有何想法?”接下來就輪到陳慶了。
身為白袍軍主將,陳慶雖然也是武將,但卻是儒將、智將。經過近兩年的鍛鍊,陳慶也不再瘦弱,而是變得有點像周瑜了。
聽到我的問話,陳慶便站起身來,然後說道:“主公,諸位!我等南方軍隊以輕步兵為主,又缺乏與北方軍隊,尤其是與遊牧民族作戰的經驗!雖然我軍戰力強大,但只是相對南方諸侯而言的,咱們並沒有與異族野戰的能力!所以慶希望由主公出面,向曹操討要盟主之位!只要主公能夠出任盟主,那在排兵佈陣、調兵遣將方面,便能由主公說了算!屆時,主公便可以安排由我軍來對付異族的步兵,再由曹操和其他諸侯去對付異族的騎兵!只要能夠減少我軍的傷亡,並儘可能地擴大戰果,多立功勞,便是對我方最大的幫助!”
“彩!”
陳慶的一番演講十分精彩,也引來了眾人的喝彩,就連周瑜、王猛、魯肅三人也為之側目。
我也著實沒想到陳慶會提出這麼一個要求,但細細一想還覺得挺有道理,簡直是絕了!
我不禁看向周瑜等人,並和他們交換眼神,只見三人的目光中多是讚許。
於是我便說道:“雖然子云提的意見也是關於軍事方面的,但卻處處和我方的休養生息大政有關,說的實在是太好了!我也一定會採納子云的意見,無論如何,我都要爭取一下這個盟主之位!”
陳慶得到了大家的讚揚,尤其是我的肯定之後也顯得很高興,便微笑著坐了下去。
接下來就輪到吳才發言了,但他卻搖著頭,表示無話可說。
於是,按照順位就輪到陸遜了,至於其他武將則直接跳過。
“主公,聽聞在高臺上之時,曹操曾向主公表達過需要糧草支援的想法。既然曹操缺糧,那麼接下來的戰事,在後勤方面恐怕就需要以我方為主了!所以以遜之見,主公不妨就向曹操提出,我方少出兵、多出糧的建議!由長史張子布大人負責調集糧草,全部集中到西陵,再從西陵走水路統一運輸到樊城,然後北上新野。之後,糧草運輸一事便由曹軍來負責,讓曹操自個去組織民夫來運輸!”陸遜起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