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的是,又過了三天,我陸續收到了各個方向來自暗衛的訊息。
如今的暗衛已經遍佈整個江東,這次我安排的三路大軍中都有暗衛存在,因此各處的訊息都及時地傳到了我手中。
而暗衛傳遞訊息的手段也很簡單,就是傳說中的飛鴿傳書!
我不知道暗衛是怎麼做到的,但這些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透過一系列情報,我已經得知了各處山越都被平定的訊息。
算算時間,是徐盛最先擊破豫章的山越,接著是陳武救援西昌,然後是程普這邊,會稽那裡則是最晚,甚至到現在還有一部分山越人逃進了大山。
這一次平定山越的戰爭,進展竟是出奇地順利,真是大大出乎了我的預料。
按照我的計劃,應該是由三路大軍南下,驅趕三郡的山越人前往廬陵,接著由暗衛找到賀齊、張紘,然後來個三面合圍,中心開花,從而達到大破山越的目的。
結果,戰事的進展和我計劃的完全不同。
首先,三路大軍都沒有驅趕山越人,而是都採取了一戰定乾坤的方式。
徐盛更是率領新兵,千里奔襲,與彭綺率領的豫章山越進行決戰,並且陣斬彭綺,收降十餘萬眾。
這一戰,因為徐盛採用長途奔襲的方式,所以非戰鬥減員,也就是掉隊人員多達兩萬人。
徐盛的軍事才能在這一戰展露無遺,果然智勇雙全。
而陳武自從離開廬江後,從陶侃那裡得到了五千兵員,然後坐船抵達南昌,並聽從豫章太守呂範的建議,繼續坐船沿著贛水直達西昌,並在關鍵時刻率部救援西昌,大敗侯景麾下的廬陵山越!
西昌的訊息也著實震撼到了我,沒想到真的出了一個山越王,而且這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侯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陳武率領全新組建的“廬江上甲”,在西昌城內大破山越,陣斬超過萬級,就連侯景也死在了戰鬥中。
陳武一戰封神,被西昌軍民吹上了天,說“廬江上甲”乃是神兵下凡,陳武更是一員神將也。
就連陣斬侯景的功勞也被加在了陳武的頭上,要不是有暗衛的情報在,說實話,我可能真的信了。
但不管怎麼樣,這一戰都抹殺不了陳武的功勞,連帶著賀齊、張紘、是儀、陶侃、呂範也都有功勞。
若非賀齊退守西昌,堅守城池達三個月之久,西昌城肯定早就被攻破了。要是被侯景帶著十萬山越主力北上,與其他山越首領進行匯合,那樣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
若非張紘動員了城內青壯參軍,幫助賀齊守城,西昌恐怕也就被攻破了。
若非張紘、是儀在最後組織了全城百姓,向入城的山越大軍發起決死的反抗,恐怕也等不到陳武率軍救援,一樣也會被攻破。
若非陶侃在擔任郡丞期間,就已經訓練了一支強大的郡兵,陳武又如何能在“廬江上甲”甫一重建後,就打出如此驕人的戰績?
若非呂範給了陳武坐船南下的建議,陳武和“廬江上甲”恐怕也來不及抵達西昌。
我敏銳地意識到,西昌之戰才是此次能夠速平山越的關鍵所在。
但是西昌之戰的勝利,也離不開賀齊、陳武的直接功勞,以及張紘、陶侃、呂範、是儀等人的間接功勞。
西昌之戰,是我方軍民、文武眾臣齊心協力的結果。
注:飛鴿傳書與鴻雁傳書是一個意思,就是古人之間聯絡的一種方法,將信件系在鴿子的腳上然後傳遞給要傳遞的人。
由於古代通訊不方便,所以聰明的古人就利用鴿子會飛且飛得比較快、會辨認方向等多方面優點,馴化了鴿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開始用鴿子傳遞書信了。隋唐時期,在南方也開始用鴿子傳遞書信。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