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底,月光透過厚重的海底岩石中唯一的一個孔洞照在水底,海水是溫熱的,偶爾有氣泡從下方冒出,像是水被燒開了一樣。
巨大的貝殼靜靜地躺在細軟的沙上,四周一圈漩渦將它團團圍住,外面的東西無法進去,裡面的人也沒法出來。
這個漩渦彷彿是假的,四周的水和泥沙並沒有被它捲入中心,海水十分平靜,但如果有人試圖接觸它,它就會爆發出原本的力量。
貝殼碩大,開啟的時候粉『色』的肉上放著好些散發著月光的珍珠,每一粒都彷彿是從空的月亮上墜落下來的,極為美麗。這是貝殼孕育的滄海月明珠,貝殼本身原來也是一粒滄海月明珠。
這個海底的巖洞歷史幾乎和南海一樣久,因為此處的海水溫度較高,所以四周很少有海草和魚,但總有例外,比如在一側的岩石上,就有一條黑『色』的海蛇。
明月的光輝恰好將貝殼所在的位置照亮,數萬年前就是如此,月光在海底凝結成明珠,隨後明珠漸漸誕生靈智,化作這個貝殼。
那時海蛇還不在,此處十分靜謐,但明珠下方有個孔洞,裡面散發出灼熱的溫度,將此處海水不斷加熱,甚至還有岩漿冒出。
海底的熱量不斷累積,哪怕是海水的重壓也無法壓制,但在火山即將爆發的時候,滄海月明珠散發出清冷的光,化作這隻貝殼,以自身的靈力將躁動的火山壓制下去。
遺月一直覺得自己的誕生是命,不然也不會恰好在火山要爆發的時候化形,作為一枚先靈物,地靈光孕育,她原本還需要很久的時間才能化成貝殼。
明月乃是太陰,她從月光中誕生,也就是修行太陰之道,正好將火山壓制。但她同樣也時刻承受著來自地下火山的熱量的炙烤。
開始的時候她覺得很是痛苦,彷彿自己的殼要被燒得裂開,但沒多久她就對此習以為常了,只是疼痛依然存在,她儘量選擇沉眠。
生的吞吐靈氣的能力讓她在沉眠中修為也不斷增長,再一次醒來時她已經具備地仙的修為,月光對她來是最好的滋養,也是她抵抗火山炙烤的寒力的來源。
貝類作為水族本來也有龍血,但她作為地所生的靈貝體內血脈異常純淨,不具備任何神獸血脈,或者,她與那些神獸的血脈層次是一樣的。神獸們是地誕生的第一批生靈,秉承開闢地的氣運所生,因而生來強大,又因造化妖獸,血脈神聖。她若在那個時候出生,便也是神獸。
她沒有眼睛,只能以神魂感應四周,其實她早已經可以化形成人,只是她不敢離開這裡,一旦離開,下方的火山就會爆發,對於海底的生靈而言,這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好在生而孤獨便不懂得孤寂,她感應著平靜的四周便很開心,沉眠時她也做過許多美好的夢,只是都是在海中發生的故事。她從未見過外面的景『色』,連夢裡也只有海。
對她而言,唯一來自外界的東西,便是從而降的光了。
這般想著,她往上方看去,如坐井觀一般,從孔洞間窺見地的一塊極的區域。
忽而上方多了一個黑點,像是有什麼東西將那個洞遮住,隨即黑點越來越大,過了沒多久便從那個洞沉了下來。
那是一個仙人。
仙人應該是受了傷,墜入海面,然後很碰巧地從那個透過月光的洞裡沉了下來。
一旁黑『色』的海蛇忽然遊了出去,遺月連忙施法將那人牽引進入漩渦之鄭
“你不能吃他。”遺月對海蛇道,海蛇自住在這裡開始,在她沉眠的時候,已經吃掉了這附近很多的生靈,不然這裡還能再有活力一些。
海蛇忌憚漩渦,只能停了下來,看著仙人被接入漩渦之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