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谷位於廬州西南,離神州、蒼州都很近,傳聞是神農飛昇之前居住的地方,當年神農從西海東遊,揹著藥簍遊歷九州大地,蒐集了無數靈藥,他一路走來,腳下泥土開出繁花,最後來到百草谷的位置,遇見一位採藥的人。
神農身為人皇,並沒有收徒,直到飛昇前的最後一刻,他才起了這個念頭,於是將藥簍解下,交給那位採藥人,隨後飛昇而去。
藥簍中帶有神農畢生所學,採藥人便在此處建立了百草谷,以神農傳人的身份自居。
廬州在九州之中位於東北,氣候寒冷,只有東邊沿海的地界因為有海域平衡氣溫,這才溫暖一些。這裡山嶺眾多,而且多是連綿的山巒,可以說都是原始的深山老林,凡人的足跡只能夠到這些大山的邊緣地帶。
按理來說九州東部地形應該比較平坦,畢竟通天河從西往東流,自然地勢應該越來越低才是,但當年九州地脈還未分離,蓬萊洲還未漂流出海時,蓬萊洲才是最東邊,廬州屬於中部。
就如今的地形來說,蓬萊洲確實十分平坦,只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大島有起伏的山脈,其他零碎的小島都頂多只有幾座山峰。
這樣的地形和氣候,使得廬州的靈藥十分豐富,又因為人類很少,山脈的生態儲存得十分完好,在這個大州,妖族的數量反而比人族多很多,比如妖族中的鹿王一脈就在廬州蒼梧山,是妖族幾個聖地之一。
廬州盛產人參靈芝之類的靈藥,在一些遊記傳記中的描述是遍地都是人參,這裡的人也多以採藥為生,但凡人力量有限,就算常年採藥,也只能到大山的邊緣,而更為遼闊的大山深處,是隻有仙人才能到達的地方。
崇山峻嶺之間人跡罕至,時常有參芝精靈玩耍,廬州的採藥人也多半見過那些古靈精怪的山野精靈,只是在他們的傳統中,這種成精的靈藥是不能採的,就連尋常的人參,他們也有著敬畏之心,得用從祖上傳下來的紅繩將人參纏住以後才能挖。
紅繩用野獸或是妖獸的血染色變紅,帶著妖獸的兇戾之氣,以採藥為生的人家裡常年都備著許多,在他們的認知裡,這些靈藥都是有靈氣的,沒有成精的靈藥用紅繩就能震懾住,不然就算挖出來也會跑掉。
而那些成精的靈藥,紅繩是捆不住的,這個時候就得向他們道歉,然後才能離開,如果強行去挖,是要被這些精靈報復的。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奇奇怪怪的習俗,採藥人就算常年採藥,山中的靈藥也不見少,反而越來越多,那些成精的靈藥也從來不怕人,反而常有貪玩的靈藥在人前現身,捉弄這些凡人。
不過這些帶有神秘色彩的東西都是對凡人來說,在仙人的眼裡,廬州的大山遍地都是寶物,除了那些仙道門派的勢力範圍,其他地方都是散修尋寶的地方。
百草谷就是在這樣的一座大山之中,山脈邊緣還有不少凡人的村鎮,隨著神農丹會開始的日期接近,山脈中的仙人也漸漸多了起來,丹會是整個丹道的盛事,但凡在這一領域有些成果的仙人都會受到邀請。
百草谷是隱世門派,也只有每隔百年的丹會開始之時,山門才會顯現在世間。
百草谷從那位採藥人手裡傳承下來,如今的弟子有大半是靈藥成精,又或是化生而成的人,一個個身上帶著草木清香,山谷之中草木精氣充盈,聞著氣息都讓人神清氣爽,精神一震。
百草谷外有一條大江,名為濟水,是通天河在廬州的唯一一條支流,濟水從通天河流出以後繞過好幾座大山脈,最後往東南流入東海,其中的的一條支流是秦淮河,從金陵城中流過。
金陵也是天下聞名的大城,在廬州東南,城中有一座鳳凰臺,傳聞當年有一棵通天的梧桐樹在此,有鳳凰在此休息,後來梧桐樹被人砍斷,只留下一截平滑的老木樁。
木樁也有方圓一里,比地面高出些許,是個平臺,開始叫梧桐臺,後來當年那隻鳳凰重遊故地,卻已不見當年的梧桐木,只在梧桐臺上停了片刻,被金陵城中的人見到以後,便改名叫鳳凰臺了。
太白劍宗的祖師李太白當年曾來過金陵,見到鳳凰臺以後還賦詩一首,名為《登金陵鳳凰臺》,是一首懷古詩,大西洲的風景名勝白鷺洲也在詩中,還提到了神州的長安城。
此外廬州還有一座聞名天下的酒城,名為杜康,其中有一眼酒泉,流出的泉水全是美酒,且不同的時間流出的酒水味道不一,傳說中這是酒的發源地,城中居民大半也以釀酒為生,各種美酒都能在杜康城中買到,嗜酒之人也常常慕名來這裡。
其實是因為杜康城的位置靠北,氣候太冷,城中的人喝酒是為了取暖,但久而久之釀酒的技術也就提高了,而且那酒泉也十分神異,歷經幾十萬年不歇,嗜酒之人都以飲過酒泉的酒為榮。
百草谷外,一座飛舟緩緩落下,蘇沐陽等人從中走出,玉璧仙人走在最前,百草谷的地仙早就得到訊息,在此等候,是一個鬚髮皆白的老翁,面板卻細嫩得宛如新生的嬰兒一般。
“這位大概也是靈藥化生的仙人。”蘇沐陽將他的樣貌看在眼裡,暗自想著,靈藥壽命很長,只要靈氣足夠就不會死,化成人形以後也有類似的特點,但因為靈藥成齡以後便會定型,身體活力雖在,但枝葉會老化,會枯萎掉落,因此這些仙人很多都是這種鶴髮童顏的樣子。主幹便是身體,一直都保持活力,但枝葉所對應的頭髮面板時常脫落換新。
甚至有些靈藥童子,一出生便是白髮,頭髮也十分稀疏,宛如耄耋老人。
“玉璧真君,廣元真君已經等候多時。”這地仙恭敬說道,又做出邀請的收拾,周圍幾個年輕弟子也走了過來,帶著一行人往山谷中走去。
那地仙專門在山谷門口等著來參加丹會的仙人,稍微帶了一段路便又走了回去,幾個年輕的百草谷弟子見著又一位天仙到來,都十分好奇,時不時悄悄打量玉璧仙人。
玉璧仙人見狀暗笑,百草谷弟子多是山野精靈,生性跳脫,也不怕生人,雖都修成了人身,心性卻還如孩童一般。
“方才那位真人可是一位參仙?”蘇沐陽看這些人都十分年輕,也沒有脫髮的樣子,便忍不住問道,早先他就聽李東璧說過,靈藥仙人中,以參、精這類主要是根莖入藥的仙人脫髮最嚴重。
喜歡蟠桃修仙記請大家收藏:()蟠桃修仙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