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拉加斯港的東南方的村落髮現南美洲植物仙人掌,身高約2米的多肉植物。
往東航行,一天後,1523年6月15日,到達南美洲格利特港。我用經緯儀測了一下經緯度,北緯8度,西經69度。我在航海日誌上寫下了:“1523年6月15日8點,到達南美洲格利特港。”。
在南美洲格利特港港口附近的飯店用過早餐後,除了留下幾個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亞當.休斯、卓拉.席爾瓦、亞歷山大.馬丁以及部分水手進人格利特港市區遊覽經商。
“此地貧窮,無特產。”
進入商品交易所,這裡出售稻穀。
一天後補給完畢後,我們離開了格利特港,我在航海日誌上寫下了:“1523年6月16日上午,離開了南美洲格利特港。”。
繼續往南航行,兩天後,1523年6月17日,到達南美洲加以馬港。我用經緯儀測了一下經緯度,北緯0度,西經57度。我在航海日誌上寫下了:“1523年6月17日8點,到達南美洲加以馬港。”。
在南美洲加以馬港港口附近的飯店用過早餐後,除了留下幾個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亞當.休斯、卓拉.席爾瓦、亞歷山大.馬丁以及部分水手進人加以馬港市區遊覽經商。
“此地特產是木材。”
進入商品交易所,這裡出售稻穀。
一天後補給完畢後,我們離開了加以馬港,我在航海日誌上寫下了:“1523年6月18日上午,離開了南美洲加以馬港。”。
繼續往南航行,南方的村落髮現南美洲動物瑪塔龜,全身有刺的龜。瑪塔龜即枯葉龜。枯葉龜,生長在瑪塔瑪塔沼澤,又稱為瑪塔瑪塔龜ataataturte)、瑪塔龜,屬於大型水棲龜類,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
它是一種久坐不動的龜,擁有呈三角形的扁平頭,管狀的鼻子上和一個呈角狀的部分,下巴有三條觸鬚和四絲狀觸鬚,形態像一片枯葉,呈枯黃色,在湖中可見。因其龜殼酷似枯葉,故稱為枯葉龜。
枯葉龜特徵為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龜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肉食性,以蠕蟲、螺類、蝦及小魚等為食,亦食植物的莖葉。通常都在淺水的地方活動,它的鼻子能透出水面呼吸。
枯葉龜在它生存的地域裡並非屬於食物鏈頂端的動物,但是眾多的進化產物和擬態的外觀讓它擁有了較高的捕食能力。
枯葉龜體型很大,通常可以長到43至45厘米,最大可達到61厘米,完全成長後體重約為15公斤33磅)。雌龜的體長通常要較雄龜大一些,與其他的成年龜一樣,雄龜有著較雌龜長和寬的尾巴。其尾巴較小,周圍長有敏感凸起物。成年枯葉龜的頭部、頸部、尾部和四肢皆呈灰褐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它的甲殼有三條規則的條狀背脊,形似枯葉,圓錐形,並具有明顯的同心生長環,坑坑窪窪凹凸不平,並不是很堅硬,與產自北美的鱷龜相似。成年枯葉龜背甲最長可以至45厘米18英寸),背甲為長方形、粗糙、多瘤節等,幼體的背甲則呈磚紅色對稱分佈3對黑色斑點,看起來好像枯黃樹葉上被黴菌腐蝕的斑點,起到保護的作用。
其腹甲細長,較小,呈奶油黃色或棕黃色,與背甲尺寸大小基本一樣,幼體腹甲顏色多為粉紅色,在長大後背甲和腹甲的顏色會逐漸消失,成年後底部邊緣會發紅。它的脖子很長且較寬,頸部可以自如收縮、膨脹利於捕食獵物),分佈有很多對稱的神經探測觸鬚和棘刺狀肉質突起,和皮褶結構一樣有很多感覺細胞和觸覺神經,用來接收水流的訊號,這和其棲息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此龜雖為高度水棲龜,但游泳能力十分有限,只會在水中笨拙地扭動,速度不快,所以大部分時間只能在水底爬行,這讓它在掠食動物環視的熱帶水系很難生存下去,迫使物種開始進化成這樣的形態。這些觸鬚的確切作用一直存在爭論。有三個主要的觀點:第一,這些須被當作偽裝能使它們和環境融為一體,從而迷惑被捕食物件。第二,這些有著敏感神經末梢的須可以用來當作事物探測器。第三,這些須在水中可以擺動,起到了誘餌的作用。
枯葉龜的頭部是所有水龜中最有特點的。從鼻端一直延伸到頭骨兩端後部為面板翼狀物,起到了分流水流的作用,枯葉龜為肉食性,主要以水生無脊椎動物和蠕蟲、螺類、蝦及魚類等為食。
枯葉龜有夜間捕食的習性。食物包括魚、兩棲動物、淡水貝類動物,或者落水的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枯葉龜的捕食方法在龜類中是獨一無二的。它們在水中保持靜止,使得能夠融入周圍的環境中。直到魚類接近,突然伸長頭部靠近獵物,同時張開嘴,擴大喉嚨。這組動作造成了一種抽水作用,將獵物吸入它們擴大的喉嚨裡,水被排出,獵物則被吞下。枯葉龜以此方式進食是由於其不能咀嚼。
枯葉龜一般生長在湖裡,爬行非常緩慢,雖然它是完全的水棲動物,但水性不是很好,所以常在水底來等待食物。它高度水棲且很少離開水。
我用經緯儀測了一下經緯度,北緯0度,西經70度。
繼續往南航行,南方的村落髮現帕薩船。我用經緯儀測了一下經緯度,南緯2度,西經75度。
繼續往南航行,南方的村落髮現亞馬遜尼斯,是當地土著,母系社會,亞馬遜河深處的女兒國。我用經緯儀測了一下經緯度,南緯7度,西經78度。
繼續往南航行,南方的村落髮現金蛙,全身金色的蛙。巴拿馬金蛙是一種長相漂亮的兩棲動物。它們華麗的外表下還隱藏著一種特殊的本領,那就是靠手語來進行交流。巴拿馬金蛙靠輕輕揮動前肢來傳遞資訊的行為非常與眾不同。
通常他們所拍攝到的兩棲動物是用鳴叫來溝通,這是他們第一次發現有兩棲動物利用這種方式進行交流。它們不同的手語表達不同的意思,有的是和同伴打招呼,有的是向異性求愛,有的是恐嚇敵人。
巴拿馬金蛙棲息在巴拿馬的熱帶雨林地區,尤其在山區及近河流地區。這些地方雖然是遠離人類居住地的原始區域,但是這裡並不寧靜,湍急的水流讓巴拿馬金蛙的生活領地特別嘈雜,影響它們之間靠叫聲交流的傳統方式。為了對抗山澗流水的噪聲,它們進化出了這種靠手語交流的特殊本領。
巴拿馬金蛙雖然名字和長相都像青蛙,它們其實是一種蟾蜍,學名為澤氏斑蟾,是一種瀕危蟾蜍。
我用經緯儀測了一下經緯度,南緯5度,西經83度。
繼續往南航行,南方的村落髮現北德,是小型球狀多肉植物。我用經緯儀測了一下經緯度,南緯9度,西經73度。
繼續往南航行,南方的村落髮現森蚺巨蟒,體長4米,死2人。森蚺即亞馬遜森蚺。森蚺senran),是一種體型巨大的蛇,棲息於南美洲,為蚺科最大的成員。森蚺性喜水,通常棲息在泥岸或者淺水中,捕食水鳥、龜、水豚、貘等,有時甚至吞吃長達2.5米的凱門鱷。
森蚺會把凱門鱷緊緊纏繞,直到它窒息死亡,然後整條吞下去,以後幾個星期不用進食。幼蚺是卵胎生的,有時一胎達七十條左右。許多幼蚺被凱門鱷caian)吃掉。他們被認為是世界最重的蛇。喜歡生活在沼澤、淺溪和靜止的河川中,是親水性最大的巨蛇。森蚺大部分在夜間活動,但也常在大白天看到它在曬太陽。
森蚺的嘴巴上下可張到180度左右,4排牙齒可以獨立活動,沒有下巴,上顎中間的2排牙齒可以上下游動,有利於吞噬獵物,它的蛇皮可以拉伸,因此可以吞下比自己體型還大的獵物。森蚺的舌頭是化學物探測器,鱗片可以感知獵物是否有動,眼睛是熱能感應器,它們的氣管在喉嚨處,在吞噬獵物時,它們的氣管是在外面的,所以不必擔心氣管堵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亞馬遜森蚺(senran)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蛇和蚺科動物,平均體長為3到5米,最長可達6米,重達250公斤以上,粗如成年男子的軀幹。森蚺皮厚體粗,力氣極大,擅用纏繞的方式攻擊敵人,它只要蜷曲身體,就可將獵物壓個粉身碎骨。
僅生活於南美洲,喜水。位於南美洲食物鏈的上端。有殺死過凱門鱷、野豬、甚至美洲虎等戰鬥力相當強的猛獸的記錄。亞馬遜森蚺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蛇,最長可達10米以上,重達225公斤以上。森蚺生性喜水,通常棲息在泥岸或者淺水中,捕食水鳥、龜、水豚、貘等,也喜食中大型哺乳動物。有時甚至吞吃長達兩公尺半的凱門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