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商品交易所,這裡出售魚肉。
一天後補給完畢後,我們離開了巴卡港,我在航海日誌上寫下了:“1524年3月1日上午,離開了巴卡港。”。
1524年3月2日,到達馬六甲港。我用經緯儀測了一下經緯度,北緯4度,東經101度。我在航海日誌上寫下了:“1524年3月2日8點,到達馬六甲港。”
在馬六甲港港口附近的飯店用過早餐後,除了留下幾個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亞當.休斯、卓拉.席爾瓦、亞歷山大.馬丁以及部分水手進人馬六甲港市區遊覽經商。馬六甲(英文:aaa,馬來文eaka。jai或aaa),另一個寫法是麻六甲,是馬來西亞的一個州,在馬來半島南部,瀕臨馬六甲海峽。馬六甲州的首府也叫馬六甲。
曾經的馬六甲王國都城,鄭和下西洋有六次在此停靠,如今是馬六甲海峽這條海上生命線的咽喉所在。馬六甲是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古城、馬六甲州的首府。它位於馬六甲海峽北岸,馬六甲河穿城而過。該城始建於1403年,曾是馬六甲王國的都城,1511年淪為葡萄牙殖民地。
1641年為荷蘭佔據。1826年成為英國海峽殖民地一部分。馬六甲的居民主要有馬來人、華人華人中基本為福建人)、印度人、葡萄牙人後裔及歐亞混血兒等,多通曉數種語言。馬六甲城內以傳統建築最具特色,包括很多中國式的住宅。古代修建的街道,至今依然儲存完好。街道曲折狹窄,屋宇參差多樣,很多住房的牆上鑲著圖案精美的瓷磚,瑞獅門扣,鑲龍嵌鳳,處處顯示出馬六甲這個歷史古都的獨特風貌。
市內彙集有多國風格的文化遺產。華人領袖鄭芳楊於1567年建造的青雲亭,是馬來西亞最早的廟宇,供奉有觀音菩薩、關帝、王母娘娘,至今仍是華人宗教活動的中心。中國之上是一座大山岡,是馬來西亞保留中國史蹟最完整、最豐富的地方。此外還有紀念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的三保山、三保井、三保亭等。
葡萄牙式古蹟有聖地亞哥古城門和聖保羅教堂等。荷蘭式建築有史達特斯教堂(現為市政廳),以及由荷蘭民宅改建的馬六甲博物館,館內陳列有國王(蘇丹)曼蘇爾·沙建國構想圖、鄭和與公主漢麗寶朝見國王的圖文、古代兵器、農村用具等。郊外的東奎那教堂為蘇門答臘型式建築,內有柔佛蘇丹的陵墓。
馬六甲在漢代至唐代稱為哥羅富沙。唐永徽650年655年)中,曾獻五色鸚鵡。明永樂三年(1406年,酋長西利八兒速喇遣使上表,願為屬郡。永樂七年(1410年),明成祖命三保太監鄭和封西利八兒速喇(即拜裡米蘇拉)為滿喇加王,從此不隸屬暹羅。永樂九年(1412年),拜裡米蘇拉繼王位,率領妻子和隨從540人來朝,進貢麒麟,明成祖賜黃金相玉帶、儀仗、鞍馬,賜王妃冠服。九月拜裡米蘇拉王辭行,明成祖賜宴於奉天門,賜黃金相玉帶、儀仗、鞍馬,並賜黃金一百兩、白金五百兩、鈔四十萬貫。此後直到成化末都多次朝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榜葛剌進貢麒麟圖》永樂至宣德年間鄭和下西洋,曾以馬六甲為大本營,建立城牆、排柵和鼓樓、角樓,並建設倉庫儲存錢糧百貨。鄭和船隊開往占城、爪哇等國都先在馬六甲停泊;由暹羅、忽魯莫斯等國回程時,也在馬六甲聚集,打點錢糧,入庫儲存,等候信風駛返中國。
至今馬六甲還儲存不少鄭和遺蹟,三寶山為鄭和船隊在馬六甲紮營的地點。在山腳至今仍有一間三寶廟及一口相傳為鄭和下令挖掘的三寶井。馬六甲的建立者是拜裡迷蘇拉,一位在1396年為了對付敵人麻偌巴歇帝國而離開蘇門答臘的三佛齊巨港)王子。
按照流行的傳說,拜裡迷蘇拉打獵時在一棵樹下休息,他的一條狗將一隻鼠鹿(又名小鼷鹿〕逼到絕境。為了自衛,鼠鹿將狗趕進河裡。拜裡迷蘇拉對鼠鹿的勇氣印象深刻,決定在他坐的地方建立一個帝國。他就以在下面休息的這棵樹的名字將這裡命名為“馬六甲“。
拜裡迷蘇拉在1414年皈依回教,並改名“iskandar沙蘇丹“(但按照明史書的記載,拜裡米蘇拉在1414年去世,他的兒子繼承王位)。開始從漁村成長為該地區最重要的港口,吸引來自爪哇、印度、阿拉伯和中國的商人,作為兩次季風之間中印貿易的停泊點。拜裡迷蘇拉統治時期,中國帝國和商人的船隊,中國人的居留地在中國山鄰近地區--馬六甲風水(占卜)最好的地方。蘇丹沙死於1424年,由其子sriaharaja繼位。不幸,馬六甲的繁榮引來了暹羅的入侵。1446年到1456年,首領tunperak試圖抵擋。馬六甲這時發展和中國的關係,是抵擋暹羅攻擊的一項戰略決策。
由於它的戰略位置,馬六甲成為鄭和壯觀的遠航船隊一個重要的前哨基地。為了加強聯絡,漢麗寶公主帶500名隨從到達馬六甲,嫁給蘇丹曼蘇爾沙統治從1456年到1477年)。她的隨從嫁給當地人,主要住在bukitchina中國山)。
活躍的貿易導致peranakan人的擴張,擴散到該地區其他重要居留地。1511年8月24日,馬六甲被葡萄牙在afonsod'abuere擊敗印度後征服,併成為葡萄牙人在東印度群島擴張的戰略基地。馬六甲最後一位蘇丹ahud沙往內地避難,在陸地和海洋打打停停的襲擊葡萄牙人,讓葡萄牙人吃盡了苦頭。最後在1526年,一支由pedroascarenhaas率領的強大的葡萄牙艦隊,摧毀了蘇丹的基地,蘇丹和全家渡過馬六甲海峽到蘇門答臘的kapar,兩年以後死在那裡。
耶穌會傳教士方濟各·沙勿略於1545年、1546年和1549年在馬六甲停留了幾個月。1641年,荷蘭人擊敗葡萄牙人佔領馬六甲,得到johor蘇丹的幫助.
15111641葡萄牙人佔領馬六甲城內有一條三保街。沿著這條街走去,就到了著名的“三保廟“ceofbrigouds)。它是為了紀念1405年至1435年間七次下西洋的中國明朝三保太監鄭和而建的。鄭和曾七次到過馬六甲。
當時馬六甲王國首領曾25次到中國訪問。1411年,馬六甲國王拜裡米蘇刺偕夫人及540名隨員到中國南京進行友好訪問,明成祖朱棣在奉天門設宴歡迎,並贈給他許多珍貴的中國特產。他在中國住了一年半之外。臨行時,明朝政府特地建造了一艘大船贈予他。1943年馬六甲國王麻利訪問中國,也受到熱情的款待。
三保廟四周大樹環繞,林蔽樹蔭,十分清涼寧靜。廟的大門繪有兩個身披戰袍、手執刀斧的將軍的畫將,威嚴英武。門柱兩旁寫著一幅對聯:“五百年前留勝蹟,四方界內顯英靈“。廟內中央一尊戎裝佩劍的鄭和像,上掛“鄭和三保公“橫幅,兩旁排列著許多文官司武將的神像,這表達了後人對鄭和的頌揚和懷念。
這座廟建於1673年。整個建築飛簷翹角,紅柱粉牆黛瓦,富含中國民族建築風格。據說,所有建築物的材料,哪怕是一磚一瓦,都是從中國運來的。
寺內香火甚盛。廟門口有一對金色的獅子,周身金光耀眼。只有獅子的頭頂部,金色已脫落。原來信徒們認為:走過獅子身旁,撫摸它的頭頂,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好運。
三保廟後不遠處有一小山,名“三保山“bukitchina),又稱“中國山“。相傳鄭和當年常到此登山散步,遠眺海天,於是後人就在鄭和駐足之處修建了一座“三保亭“。
關於三保山,流傳著一位中國公主和一口神奇的井的故事。相傳在15世紀中葉,馬六甲的統治者是一位年輕聰慧的滿蘇沙時蘇丹。有一天,一艘中國船駛抵馬六甲,船內到處插滿了金針。船長給蘇丹送去一封信,宣告他奉中國天子之命,語告蘇丹:“每一根金針代表我的一個巨民,要是你能數得清有多少根,你就會知道我的權力有多大。“蘇丹接到信後,思索片刻,命人送去回信,並在船上裝了好幾袋穀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信中寫道:“要是你能數得清這艘船上的穀米,就能準確地猜出我有多少的臣民,也就會知道我有多大的權力。“中國皇帝知道後,十分欣賞蘇丹的聰穎,決定把自己的女兒漢麗寶ipo)嫁給他為後。中國公主遠嫁南洋時,隨行的侍女不下500名,而且個個如花似玉。
蘇丹大悅,在一塊65公頃的山地上專門為漢麗寶公主和她的侍女們修建了宮殿,並把這座山命名為中國山,聲稱她們居住的地方永遠歸她們所有。至今,這座山丘仍屬於馬六甲的華人社團所有。蘇丹還為漢麗寶公主在山腳下挖掘了一口井,稱為“漢麗寶井“。這井不僅水質清冽甘美,而且不論天氣有多麼乾旱,永不枯竭。當地居民為保護這口神奇的井,特築起護井圍欄,井水至今清澈純淨。
關於這口井的由來,另有一說是鄭和下西洋時開鑿,而且自從三保公喝了這口井的水,井水才變得如此清澈。傳說喝了這口井的水,出門遠遊或下海捕魚,遇到風浪會逢凶化吉。如今,它被譽為“許願井“,據說只要將一枚銅錢投入井內,以後將會重遊此地。
跨過馬六甲河橋,在河的東岸有一個整潔的廣場,廣場上有一座紅色的針塔和維多利亞時代所建的噴水池。廣場四周都是荷蘭式的紅色建築物。它們是荷蘭人在東方保留下來的最古老的建築物,大約在公元1641年至1660年左右建成。其中最大的一座古老建築物就是正對廣場的荷蘭式惹蘭叻參紅屋studthuys)。
它在三百多年來一直是政府機關所在地,直到1980年才改為馬六甲博物館。荷蘭式惹蘭叻參紅屋有厚厚的紅磚牆,笨重的硬木門,門前是寬闊的石級。館內保留了馬六甲各個時期的歷史遺物,包括荷蘭古代兵器,葡萄牙人16世紀以來的服裝,馬來人的婚嫁服飾,金、銀、珠寶等手工藝品,以及在馬六甲港口停泊的各類古代船隻的圖片等。館內還收藏有稀有的古代錢幣和郵票。
葡萄牙城山(portadesaniago)在馬六甲市西南,靠近馬六甲河口,是馬六甲蘇丹拜裡米蘇拉將中國明成祖贈送的金龍文箋勒石樹碑之處。明成祖曾封此山為“鎮國山“。此山後又稱“聖保羅山“。山上有一個古堡,又稱“聖地亞哥碉堡“,是當時的葡萄牙殖民者為防範被擊敗的馬六甲王國軍隊的反攻而修築的。
能看到的是一片殘牆斷垣,只有古堡城門樓依然屹立在門頂。這座高三十多米的城樓,壁上雕刻著當年葡萄牙軍隊的許多圖案。城堡內幾塊石碑儲存完好,給人類留下了若干歷史史實。在馬大甲郊區的海邊,葡萄牙建築風格的村落仍儲存完好,住在那裡的是葡萄牙人的後裔。令人驚奇的是,他們至今仍說著16世紀的葡萄牙語。
在聖保羅山的山頂上有一座聖保羅教堂,是葡萄牙總督阿伯於1511年建立的,是歐洲人在東南亞修建的最古老的教堂。教堂幾經戰亂被毀,但教堂前全身潔白的聖芳濟百雕像,雖歷盡滄桑,面目仍然清晰可見。
“這裡是東南亞最大的貿易港。”<。樹皮黑褐色,內皮有濃烈的桂醛芳香氣。枝條略為四稜形,灰色,具白斑。葉對生或近對生;葉柄長2,無毛;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116,寬4.55.5,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綠色,光亮,下面淡綠白色,兩面無毛,離基三出脈,中脈和側脈在葉兩面凸起,網脈在下面呈蜂窩狀,革質或近革質。
進入商品交易所,這裡出售肉桂,2銀幣一桶。
一天後補給完畢後,我們離開了馬六甲港,我在航海日誌上寫下了:“1524年3月3日上午,離開了馬六甲港。”。
1524年3月4日東南亞村落髮現大嘴鳥。我用經緯儀測了一下經緯度,北緯8度,東經96度。
1524年3月5日,到達巴塞港。我用經緯儀測了一下經緯度,北緯5度,東經96度。我在航海日誌上寫下了:“1524年3月5日8點,到達巴塞港。”
在巴塞港港口附近的飯店用過早餐後,除了留下幾個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亞當.休斯、卓拉.席爾瓦、亞歷山大.馬丁以及部分水手進人巴塞港市區遊覽經商。
“這裡熱帶雨林很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