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題目出自《論語》的《子路篇》,寧採臣記得很清楚。
其意思便是,子貢問:“周圍的人都喜歡的人,怎樣?”孔子說:“不好。”“周圍的人都討厭的人,怎樣?“孔子說:“不好。不如周圍的好人喜歡、周圍的壞人討厭的人。”
將三道題抄寫完畢,那衙役便舉著牌子又到了下一家。
端詳在草紙上的三道題,其中試貼詩最簡單,基本上大家都會,拉不開差距,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正是這兩道四書八股文,第一題確實讓人一時間摸不清頭腦,不知道如何破題,所幸第二道正常些,不然即便再多些跨刀軍士也彈壓不住。
思考片刻,寧採臣打算,此次由易後難,先做試貼詩。
試貼詩又叫“五言八韻詩”,也是一種形式古板、要求嚴格、不能隨意抒發情感而只能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的詩題。它是五言的,共十六句,首尾各兩句可以不用對偶,其餘各聯必須對偶,限定以某字為韻,在題目旁須註明“得某字”韻。
試貼詩的結構大致和八股文相同,首聯名破題,次聯名承題,三聯如起股,四五聯如中股,六七聯如後股,結聯如束股。首聯和次聯,須將題目字眼全部點出,如題字太多不能全點,也要把要緊的字眼點出。結尾要頌聖——讚揚皇帝、歌頌時政。
稍作構思醞釀,寧採臣便提筆在草稿紙上用工整的小楷寫了起來。
洋洋灑灑標準的小楷,僅用了不到一柱香的時間便將試貼詩寫好了。
賦得敦俗勸農桑(得敦字)
耕織鴻圖肇,農桑鳳詔溫。
巡春民用功,函夏俗同敦…
再次檢查一遍,沒有發現什麼不莊重不吉祥的字句,寧採臣這才認認真真的將草稿上的詩句工整的謄到答卷上。
這次因為認真,倒是花了小半個時辰。
當寫完了試貼詩,剛剛放下毛筆時,便聽到遠處上傳來三聲鼓,然後就聽到附近衙役面無表情的大聲說道,“飲茶如廁自便,不的喧譁,違者作弊論處。”
這就是中場休息飲茶喝水和上廁所的時間了,一般上午一次,中午一次,下午一次,寧採臣對這些都輕車熟路。
號房門口有水缸,要喝水的話,可以去門口水缸處飲水,不過要起身示意巡考衙役方可,並且不得說話。
號房盡頭有一個糞號,裡面有一個便桶,這也就是廁所了。
此時寧採臣一點也沒覺得口渴,倒是覺得有些便意,於是便起身示意自己要去如廁,巡考衙役往糞號方向確認了一下,此時尚未有人,便同意了寧採臣的如廁請求,於一處房子取了一個牌子給了他。
寧採臣雙手接過牌子,將牌託於胸前,這才被允許從號房裡出來如廁,因為空間狹小,寧採臣十分小心翼翼,唯恐碰翻了筆墨紙硯。
出來後,便有一個衙役一直跟著他往號房盡頭走去,真是貼身跟隨啊,寸步不離,寧採臣也能理解,他們這麼做也無非是為了避免考生趁機作弊。
越是靠近糞號,那股燻人的氣味便越是強烈,蒼蠅蚊蟲的嗡嗡聲也越是清晰。
這種氣味簡直讓人無法忍受。
喜歡聊齋世界的寧採臣請大家收藏:()聊齋世界的寧採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