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張海咚的詢問,周明只是反問一句:“張總,你覺得如今國內的電視劇市場怎麼樣?”
說到這裡,張海咚難免有些失落,畢竟她就是搞電視劇出身的。
“很難,尤其是娛樂模式多樣化,電視已經不再是人們的必需品。”
除此之外,綜藝節目的盛行,也再一定程度上壓縮了電視劇的空間。
畢竟,相較於電視劇的高成本、高週期,拍好了還未必能賣出去。
反而是綜藝節目,除了邀請明星之外,基本上的成本開支都很低。
而且,週期也不像電視劇那麼長,真要收視率不行,完全可以中途停止。
尤其是如今的社會,關注綜藝節目的,顯然要比關注電視劇多。
當然,這裡說的是頂尖的綜藝節目,比如說《華國好聲音》,比如說《奔跑吧》。
沒錯,由天明影視出品的《奔跑吧》,已經在上個月正式播出。
還真別說,這剛剛播出,雖然還在探索之中,立刻便拿下了2以上的平均收視率。
尤其是第一期的時候,舒暢和天仙同時登上綜藝,收視率一度高達3.5。
這個收視率還沒發和《好聲音》相比,可總的來說,也是一檔相當不錯的綜藝節目。
而且,《奔跑吧》的成本遠比不上《華國好聲音》,從盈利上來說,甚至還要更勝一籌。
更何況,《奔跑吧》中的成員,大多都是天明影視的藝人,也算推出了自家人。
還別說,就輪推人的力度,電視劇就很難和綜藝節目比。
就拿迪麗巴來說,在《奔跑吧》中的地位,放在電視劇裡,勉強算個小主演。
可是因為這是綜藝節目,關注的人更多,一時間都讓她有點小火的感覺。
從最直觀的身價上來說,代言,還有商演活動,價格至少翻了兩翻。
這便是如今電視劇市場面對的現實,競爭大激烈,還有整體市場的萎縮。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也極大的影響了電視劇製片商的熱情。
那就是電視臺,如今的電視臺,越發的一家獨大,各種要求不斷。
尤其是在電視劇採購方面,更是各種狗屁倒灶的事都有。
以天明影視的地位,都能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事,更何況其他小的影視製作公司。
最通常的一點,那就是收視率要求,可問題是,一部電視劇的收視率,沒上映之前誰能肯定?
那怎麼辦?
只能去買收視率,還是必須要到指定的機構去買,其中的利益糾葛,實在難以言喻。
周明就親耳聽到過一件事,電視臺的採購負責人,在某一次採購中,各種提要求。
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就是很小的一些小事,可她就是各種毛病。
直到最後,才總算明白怎麼回事,這位40左右的大媽,看上了這公司的一個小鮮肉。
明裡暗裡,就是想讓那位小鮮肉過來陪一陪她,你看看這作風!
除了那些頂尖大製作,還有關注度比較高的電視劇之外,其他的電視劇都挺難的。
喜歡華娛之重回2006請大家收藏:()華娛之重回200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