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謀一心拍電影,追求他的藝術價值,而張衛坪,則為張一謀解決其他問題。
這才是二人合作的基礎。
只可惜,張一謀追求的是藝術價值,而張衛坪則是一個純粹的商人。
隨著電影市場活躍,市場經濟決定了,主流電影越來越走向商業化。
說實話,這是張一謀不願意看到的,而張衛坪則是另一個極端。
自從《英雄》嚐到甜頭之後,張一謀所期望的,就已經發生了改變。
事實上,從那個時候起,張一謀和張衛坪之間,就有了矛盾。
只不過,張一謀為了安心拍電影,選擇了妥協,這也算是二人從朋友走向合作的階段。
到了《三槍拍案驚奇》的時候,可以說,是第一次的矛盾爆發。
雖然張一謀接受了張衛坪的安排,也沒有過於惡化,可矛盾已經埋下。
只不過,因為前兩年,張一謀集中指導奧運開幕式,讓新換面沒了進賬。
這才是張一謀繼續忍下來的原因,而在《金陵十三釵》,矛盾終於無可挽回。
有人說,張一謀和張衛坪之間的矛盾時因為利益,這話也沒錯。
原時空的時候,張一謀曾經和張衛坪對簿公堂,就是為了經濟利益。
《三槍拍案驚奇》這部電影,張一謀作為導演,片酬和票房分成合計1500萬。
張一謀沒收到這筆錢,而張衛坪卻說,這些錢已經分批支付。
其實都不用多想,張一謀肯定吃虧了,這方面,他又哪裡是張衛坪的對手。
甚至,自從2010年以後,也就是電影《山楂樹之戀》以後,張一謀沒拿到一分錢。
因為張一謀籤的是票房分成的合同,而張衛坪給出的賬面,全都是虧本的。
《金陵十三釵》的票房雖然不到6億,可還有各種版權的出售。
憑藉著張一謀的名氣,至少在全世界範圍,還能拿到幾千萬。
如果說《金陵十三釵》還不確定,可是《山楂樹之戀》,只是一部小成本文藝片而已。
光是國內票房就1.6億,再加上海外票房,超過2億絕沒問題。
至於投資,全部是新人,片酬近乎不需要,也沒有什麼特效,3000萬頂天了。
可是呢,張衛坪硬生生靠著做賬,把電影做成了虧本的狀態。
這就是張一謀沒有拿到片酬的原因,也是二人撕破臉的根源。
只不過,由於天明影視的加入,原時空今年下半年才分道揚鑣的二人,如今算是完了。
周明想要簽下張一謀,自然要想辦法栓住張一謀。
經濟方面不用擔心,周明不是那種眼皮子淺的人,他樂於分享利益。
沒想到,剛見面第一句話,便讓周明發現了一個拉攏張一謀的機會。
“好萊塢拍戲和國內,差別自然是極大的,不過我也不好細說。
不過,張導若是有想法的話,為何不自己嘗試一下?”
“嘗試?”
張一謀明顯有些錯愕,他也就是隨口一問,沒想到周明真的回答了。
更重要的是嘗試,他想不想到好萊塢拍戲?自然是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