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在國內,這幾部電影便拿下了7、8米金的票房,誇張的不得了。
可是電影在北米上映,成績最好的,受眾最多的《流浪地球》,也不過數百萬米金而已。
是不是很慘?
可是如果把電影中的主角換一換,全換成米國人,出品方也變成好萊塢,你覺得會怎麼辦?
就算沒有國內那麼爆炸的票房,想來成績也不會太差,至少票房過億還是挺有希望的。
除了文化差異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文化差異,還有好萊塢對外國電影的排斥。
事實上不只是好萊塢,全米的觀眾都有些排斥國外電影,他們只看好萊塢的。
這很正常,除了好萊塢電影能夠流通全球,全球各個電影市場都是如此。
說什麼只要好電影就能引起共鳴?
說實話,這或許是真的,可要讓大家為此付出金錢,那就不一定了。
國內都有支援國產電影的說法,為什麼米國人就不能有?
所以說,純粹的國產電影想要進入北美市場,說實話,非常困難。
光是不熟悉的演員,還有難以接受的語言,便已經勸退了大部分人。
所以,周明在拍攝電影過程中,才會更加貼近現實,更加偏向好萊塢。
至少讓人乍一看,哦,這是一部好萊塢電影,只不過演員中有外國人。
再加上和好萊塢的電影公司合作,他的電影才能夠成功上映,並且被米國觀眾接受。
至於說這樣是不是有點太窩囊?
說實話,周明不在意,他拍這些電影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拿獎,那就是賺錢。
賺了足夠的米金,才能支援他大力發展特效,才能拍更好的電影。
畢竟國內電影市場還不成熟,等到國內電影市場足夠龐大時,他自然會拍純粹的華語電影。
乘著這兩年華米關係不是太差,尤其是雙方正在磋商電影引進的問題,他當然要乘機大賺一筆。
說實話,下一部電影他已經想好了,仍然在米國拍攝,再狠狠撈一筆。
北米票房周冠軍,而且是單週6200萬米金的票房成績徹底爆炸,引爆北米市場。
尤其是口碑極其優異,第二週似乎有預演越烈的趨勢,觀眾們都在急切的買票。
“《侏羅紀公園》,哦,這簡直是太瘋狂了,那些大傢伙好像真的活了過來。”
“我就想知道,侏羅紀公園是否真的存在?那些恐怖的傢伙究竟能否復活?”
“太瘋狂了,霸王龍,那才是世界上真正的霸主,什麼獅子老虎的,簡直弱爆了!”
“電影質量還行,可是那些大傢伙,我簡直愛死他們了,雷龍、樑龍……可是食肉的大傢伙有點少,好想看到它們的正面對決!”
……
喜歡華娛之重回2006請大家收藏:()華娛之重回200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