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票房也說明了一切,《赤壁下》首日票房不過1500萬。
相較於同期上映的電影,無論是《梅蘭芳》,還是《非誠勿擾》,都是很不錯的成績。
可是和上部一比,2700萬的首日票房,幾乎還相差了一倍。
只能說,一部電影的口碑,對於票房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赤壁上》的時候,觀眾懷著看大片,看國際大導演,看大明星的心情去看電影。
結果,電影的口碑只是一般,所謂的大場面,也就是這個樣子。
更重要的,一部電影被一分為二,分成兩部在不同的時間上映。
明顯有些圈錢的意思,這才是最為重創口碑的,觀眾顯然有些不滿。
電影的劇情被割裂不說,還有一種被耍了的感覺,觀眾逆反心理是很嚴重的。
……
國內票房大戰激烈正酣,《非誠勿擾》是得意者,票房還在攀升;《赤壁下》是失意者,票房很可能超不了第一部;《人在囧途》是攪局者,破億指日可待。
周明卻是沒心思觀注國內的情況,他正在全力拍攝,而且拍攝遇到了問題。
遇到問題的還是黃博,主要是在人物塑造上,黃博和周明有不同的意見。
“博哥,我需要的是更可憐的表現,你表現的自私有些過了。”
黃博卻是不同意:“可這個人,本來就是很自私的人。
他畢竟是人,就這樣讓外星人離開,他就不擔心外星人再次出現時,發展入侵地球的大戰嗎?
哪怕是面對外星人,他想到的第一件事,都是治病,而非幫忙,這就是自私的表現。”
“ok!博哥,你說的都沒錯。
可是我在電影中的設定,是跨國聯合公司,是販賣軍火的組織,是破壞世界和平的儈子手。
這才是黃威能夠反抗的原因,如果說政府,如果進行的是合理性,甚至救助性質的研究,那黃威的行為可以說是自私。
可是這一切都是有前提的。”
黃博還是想更深層次的挖掘,人性本就是自私的,這沒什麼奇怪的。
無論是誰遇到這種情況,首先想到的都是活下去,然後恢復健康。
可黃威的行為,從一開始對待外星人的態度,到對待人類的態度,他思考的都只有自身。
他能毫不客氣的焚燒蝦人幼蟲,也能帶領蝦人反攻,雖然事出有因,可這都表現了他的自私。
周明繼續說道:“博哥,這是科幻片,還是一部商業大製作,你得考慮觀眾的接受能力。
可憐的主角,可以引起觀眾的好感,可自私的人,會引起觀眾的反感。”
就好像他第一次看《第九區》,最為不爽的情節就是,男主打算獨自駕駛飛行器離開。
整部影片,人類所代表的都是醜惡的一面,反而是蝦人,作為被壓迫著,獲得了觀眾的同情。
而這個時候,男主的變形,實際上也是觀眾的一絲希望,人類還是有好人的。
這個時候如果打破這點希望,絕對會讓觀眾反感,畢竟觀眾也都是人類。
喜歡華娛之重回2006請大家收藏:()華娛之重回200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