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上輩子沒能邁過去坎,是他在這個新起點上找到的方向。
“徐老,您抬舉了。情況太急,瞎琢磨的。”他聲音平穩,聽不出什麼得意。
“瞎琢磨?”徐昌壽樂了,“能救命的法子,就沒有瞎的!”
他笑容一收,神情變得凝重。
“方案是活的,可真要幹起來,難。”
“體外迴圈怎麼跑?大人孩子都得顧著。幾個科室怎麼配合?手術檯上千變萬化……”
“每一步都是在走鋼絲,掉下去就是萬丈深淵。”
“這得要最頂尖的人湊一塊兒,還得有不怕擔責任的膽子。”
徐昌壽這話,像盆冷水,把剛才被震住的醫生們澆醒了。
是啊,想法再牛,現實的坎兒一座比一座高。
蕭同光剛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眉頭鎖得更緊。
徐老說的沒錯,這手術,光靠急診科,想都別想。
這得動用整個騰華的家底。
但他心裡那團火,沒滅。
反而燒得更旺了。
要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徐老說得對,這事兒,咱們急診科一家肯定辦不了。”蕭同光聲音沉了下來。
他看向陳青鋒,像是在詢問,又像是在期待什麼。
“小陳,方案是你提的,那接下來,這盤棋怎麼下,人怎麼找,事兒怎麼推?”
他這是把最燙手的山芋,直接塞給了陳青鋒。
也是在看,這小子是不是隻有一張嘴,還是真有那個調兵遣將的本事。
陳青鋒沒躲。
他明白,方案只是敲門磚。
硬仗,現在才算開打。
“先組團隊。”陳青鋒開口,不疾不徐,有種天然的條理感。
“心外、血管外、婦產、麻醉、體外迴圈,還有咱們急診,一個不能少。”
“請各科主任碰頭,評估風險,細化流程,定應急預案。”
“體外迴圈的引數,要平衡母體和胎兒,麻醉和體外迴圈的老師得反覆算。”
“婦產那邊,要看孩子多大,什麼時候剖最合適,怎麼下刀創傷最小。”
“心外血管外,血管材料提前備好,手術路徑怎麼走,怎麼縫最快,都得有譜。”
“咱們急診,負責術前評估,穩住病人,術中盯著全域性,隨時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