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久別重逢
十一月十九日,燕王世子倪廷宣班師回京,入城覲見。
十一月二十四日,原本逃逸在外的蓮妃蘇謐也回宮了。
對於這位蓮妃娘娘的傳奇,京城中每一個人都津津樂道。
據說,蓮妃娘娘所居住的宮室正好是後宮之中最靠近冷宮的一處偏僻地方,當年遼軍破城的時候,她身邊的奴才在前面侍奉,及時得到了訊息,這位蓮妃也是個有膽色又當機立斷的,當即就跑到了冷宮東面的矮牆處,在幾個忠心耿耿的奴才的幫助之下,翻過低矮的宮牆,從而逃出了宮廷,逃出了遼人的魔爪。
這樁傳奇立刻成為了京城百姓茶餘飯後最熱衷的談資。
眾人議論紛紛,有人稱讚蓮妃的機警伶俐,見機迅速。 也有人稱讚她平素簡樸的生活,如果不是因為她身為帝王的寵妃卻依然不驕不躁,居住在偏僻簡易的宮室之中,怎麼能夠在千鈞一髮的時刻及時地逃出去呢。 當然也有不少人議論宮妃貿然離宮,有礙禮節法度的,他們言之鑿鑿地認為,真正貞烈的妃子,應該是如同皇后那樣,選擇全節而死,而不是逃遁出宮……這樣的議論馬上就會遇見更加有力的反駁,如果當時蓮妃見機地不快,那麼皇子殿下怎麼辦?於是高喊著貞烈禮節的夫子們無語了。
當時遼軍來的太快,絕大多數宮人甚至都根本來不及作出反應。 就落到了遼人手中。 能夠逃出宮中地寥寥無幾,宮女、內監、粗使雜役通共加起來還不足百人,而蓮妃是這些人之中唯一的一個妃嬪。 其餘的妃子,不是為了保全貞潔被迫自盡於宮中,就是屈身侍敵,淪為遼人的婢妾。
蓮妃最值得稱道的不僅僅是她的及時出逃,而是她在出逃的同時。 將大齊宮中僅有地皇室命脈,當今皇上唯一的一位皇子偷偷地帶出了宮廷。 才使得大齊珍貴地皇室血脈得以保全。
蓮妃在逃出宮廷之後,就和自己的貼身侍婢一起藏匿在京城首富劉泉的家中。
劉泉因為自己的女兒劉嬪與蓮妃交往甚篤,故而冒死藏匿起蓮妃極其宮人。
終於等到了大齊光復,聖駕回京的一天,劉泉將此事秘密上奏於皇上,據說,齊瀧在得知自己的寵妃和皇子無礙的訊息之後。 龍顏大悅。 連忙下令準備車駕依仗,以貴妃地禮節,將蓮妃迎接回了皇宮。
劉泉他在遼軍入京的時候不遺餘力地逢迎諂媚,原本為京城士子所不齒,但是在京城收復的那場決戰裡面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之後,他之前所有的投敵叛國行為都變成了一種忍辱負重。 而今次的這一項大功勞,更加為大齊的百姓所津津樂道。
而劉泉本人,因為這接連不斷的功勞。 不僅自己得封昌聞縣伯,授戶部行走,更連其夫人都晉為正二品地昌郡誥命,滿門榮寵。
在因為遼人的入侵,權貴豪門紛紛凋零殆盡的時候,劉家迅速崛起。 從此身列大齊一流的豪門貴族之列。
※※※※※※※※※※※※※※※※※※※※※※※※※※※※※※※※※
墜著七寶琉璃珠的翔鸞鳳車上,微風的吹拂時不時地將硃紅色帷帳掀起細微地縫隙,車幔下襬墜著的金鈴發出悅耳有致的聲音,在這清麗響動的映襯下,寒冷的天氣彷彿也變得歡快起來。
寒風吹不透車上厚密的綢緞帷幕,只是讓它泛出輕微的波瀾,撒在上面的晨光如同流動的水澤,瀲灩生光。 宮車依然是如同往昔一般的奢華明麗,只是宣旨地人,趕車地人。 侍立的人。 都已經不再熟悉了。
宮門也還是如同兩年前那般沉重深遠。 只是上面還帶著斑駁地點點痕跡,像是箭刺。 又像是刀砍,見證著那場剛剛過去的戰爭所留下的尚未痊癒的傷痛。
幾個工匠正在宮門前忙碌著,為宮門重新上漆並且雕琢金玉瑞獸裝飾。
那些傷痕,不僅刻在宮門上,也同樣深深的刻在宮人的心上,刻在京城的百姓身上,不知道在多久之後,才會被時間的流逝和日常的繁忙所沖淡撫平。 就好像是眼前的幾個工匠用工具將這些傷痕逐一的抹去。
蘇謐回想起剛剛在路上所見到的景象。
端坐在車中,掀開層層宮緞一角,透過那明晃晃的光線,她看到了周圍滿臉新奇的人群,他們都圍攏站立在官道之外,向著車駕指點著,議論著。
大齊京城一直是個充滿了繁華生機的城池,雖然在淪入戰火的那兩年裡,讓它飽經了各種傷痛,可是,在重新回到它的主人手中尚且不足兩個月,就已經開始重新煥發出活力來。
街上的行人和店鋪雖然遠遠地不及破城之前那樣的摩肩接踵,琳琅滿目。 但是每個人的臉上,都開始充滿了希望和期盼,舉止之間流露出勃勃的生機。
無論朝堂和天下的局勢還會有怎樣的變化,只要他們已經獲得了和平的日子,只要戰火已經遠離了他們的生活,他們就已經滿足了。
她相信,隨著時間的流逝,對於這個生機勃勃的城市來說,對於這個清冷淡漠的宮殿來說,戰爭帶來的創傷終究會有痊癒的一天。
宮門洞開,輕車駛入。
大齊的後宮依然是雕欄玉砌,紅牆朱簷。
車駕依仗停在了乾清宮東側的盤龍門處,嶄新面孔的司禮太監上前,恭謹地打著千,然後將琉璃珍珠間隔墜成的車簾掀起。
覓青伸出手,蘇謐扶著她地手腕出了車駕。
她抬起頭來看向四周。 記得中午的時候在劉泉的府邸抬頭望去。 還是難得一見的碧空如洗、深遠空曠。 可是經過這一路的行駛,到了宮內,天氣卻又陰沉了下來。
腳下踏著的漢白玉雕磚已經被清洗地潔白晶瑩,哪怕是宮中新年慶典的時候,都沒有這樣地乾淨過。 宮人經過了多少次的沖刷清洗,才把這整整兩年地血與火的痕跡洗清去?
宮外的大雪早已經在京城人們熱火朝天的活動之中消散了。 可是宮中的雪還是不見絲毫融化的跡象。 雖然路面上的積雪被清掃了出去,但是在枝頭上、房簷上。 層層地積雪還是覆蓋其上,無數的龍臺鳳閣盡皆鋪陳了一層潔白。 使得這層層連結的亭臺樓閣都如同瑤池仙境一般的高潔清幽。
看到蘇謐的眼神落在遠處積雪上,伶俐的太監連忙說道:“如今宮中人手不足,所以前幾天的雪,至今都沒有清掃乾淨,奴才馬上就督促著他們……”
“不必心急,”蘇謐看著天色,淡淡地一笑。 “看這天氣,馬上又是一場大雪了,何必要在現在的時候動手清掃呢?平白地多費一番功夫。 ”
真地掃乾淨了雪,下面是什麼?反而不如這樣潔白地放著,彷彿從來不曾有鮮血流過此地。
“是,還是娘娘您思慮周到啊,體貼我們當下人的……”
“不知道公公是……”蘇謐打斷了他的奉承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