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既然主持人已經丟擲了這個繡球,他也只能是硬著頭皮接了過來。
“請問趙小康先生,你創作的《金陵十三釵》是基於一個什麼樣的創作初衷呢?”
趙小康想了想,將自己的心聲說了出來,“其實很簡單,就八個字,‘尊重歷史,勿忘歷史’。”
此回答言簡意賅,在華夏國曆史上,慰安婦以及侵華戰爭的問題時不時會被提出來,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所以這個回答甚至可以算是相當的經典了。
臺下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王義也是止不住地點頭。
張斌就坐在王義的身後,這次他獲得的是三等獎。
張斌發出了由衷的感嘆,“王義老師,你這徒弟真的不簡單。”
“他是自學成才的。”王義道,“很努力的年輕人。”
“自古英雄出少年,假以時日,只要不偏離人生航向,絕對是個人才。”張斌在公安系統幹了多年,有著一雙火眼金睛,識人看物甚是厲害。
“這個看他自己發展了,我這個當師父的,也只能點到為止,不過從目前的來看,小康這個小夥子還是相當的優秀。”
……
一等獎《我給省高官送禮》的作者何其雲也是個四十多歲,在官場上鬱郁不得志的小人物,目前是巴蜀省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的一個副鄉長,由於工作關係,他沒有到現場來,主持人也只能僅僅是透過電話與何其雲進行了聯絡,現場簡要地採訪了他。
“恭喜何先生,你的作品《我給省高官送禮》獲得了此次徵文大賽一等獎,此時此刻,在頒獎儀式現場,觀眾朋友們希望你能給大家簡單講一下這個靈感的來源。”
“喂,你說什麼?訊號不好……”何其雲在一個偏遠地區的小鄉鎮當副鄉長,此時此刻正走在下鄉的路上。
主持人耐著性子重複了一遍。
“哦,為什麼寫這個啊,其實很簡單,感謝國家,感謝中yang,有了現在的政策,咱們基層廣大老百姓算是真正得到了實惠……”何其雲簡單地說了幾句之後,忽然間一下子又沒有了聲音。
“喂,何先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喂,何先生。”
……
接連呼叫了好幾遍,手機話筒裡還是沒有任何的應答,無奈之下,主持人只得放棄。
頒獎儀式結束後,趙小康邀請著師父以及張斌老師一起聚餐。
席間,張斌也是提到了關於優秀獲獎作品改變的訊息來。
這倒是趙小康跟王義所沒有想到的。
“小康這部《金陵十三釵》從理論上來看,獲得影視作品改編權的可能性很大,倒是何其雲的那部作品想要改編成影視作品的可能性不大。”
何其雲的作品主要是透過多個小故事連線在一起講述了一個主旨,這樣的寫作手法,想要改編成優秀的影視作品,除非是有經驗的導演,否則的話,一般的導演都駕馭不了。
倒是趙小康的作品,幾乎可以說是拿來就用,不需要做太多的改動,這樣的作品無疑是影視導演們所喜歡的。
趙小康聽罷之後嘿嘿一笑,“但願吧。”
“來,祝賀你,第二名跟第一名沒啥區別,就是腦子一瞬間的思考。”張斌笑道。
王義也贊同,“對,若果換個地方,沒準一下子就改變了。”
見著兩位德高望重的老師都在安慰自己,趙小康笑著道:“其實我能獲獎已經很不錯了,真的,比起第一名來,我還是感到羞愧的。”
一聽這話,王義跟張斌都不由得陷入了沉思,趙小康這話說的沒毛病,第一名的作者何其雲並不像是他那樣屬於全職作者,而是在百忙工作之中抽出時間寫出來的,僅從這點出發來思考,已經實屬不容易了。
喜歡國民藝術家請大家收藏:()國民藝術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