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是好訊息,趙小康不由得虎軀一蹦,難不成是《鹿鼎記》這本書已經解禁了?
他知道不光是自己在關注這本書,其實師父也在關注這本書。
“師父,什麼好訊息?”說話的時候,趙小康感覺到自己的口水都快要流出來了。
王義一臉的笑眯眯,“你給張斌寫的那首歌,稽核過了,投資方過兩天會跟你聯絡的。”
趙小康一聽這話,心中多多少少有些感動與激動。
感動的是師父待他真的不薄,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不斷向外推薦著他;激動的是這個合同是三十萬元,拋開稅費,至少還有個二十五萬左右。
別小看這二十五萬,若是自家的房子能夠抵押出去的話,至少不用把小玲的車給賣了。
自己是她哥哥,說話必須要算數,哪怕是賣自己的車,不到最後關頭,他也是絕對不會賣小玲的車。
“謝謝師父。”
“我都沒有想到你小子居然還有音樂天賦,是個人才。”王義也打心底為自己有這樣一個徒弟而感到驕傲與自豪。
走進文化館大廳的時候,裡面已經坐了不少的觀眾。
老朋友張斌也來了,他也參加了此次徵文比賽。
兩點鐘,文藝演出開始,一個半小時後,也就是三點半,頒獎儀式正式開始。
眼下,在文化館的會議室裡面,11個德高望重的作協委員正在對最後的排名進行商議。
市作協副主席,情感類作家石曉玲對於《金陵十三釵》這篇徵文愛不釋手。
二十多年前,她記得自己也曾經採訪過一個慰安婦老人,採訪的時候,當時她是流著眼淚做完筆記的,如今看了這本《金陵十三釵》,更是讓她的情感相當控制不住了,眼淚直在眼眶裡打轉。
“我個人偏向於這本《金陵十三釵》,這是近年來罕見的對近代史、抗戰史的一部小說,小說透過回憶錄的方式,講述了一段關於女性,關於人性,關於戰爭的故事……”
“這本小說確實寫得不錯,但是我們身為作家,也要對人民大眾負責,眼下我們國家與島國的關係還不錯,這本小說若是成為一等獎?會不會直接影響到我們之間的關係?”
“我們作家是為人民服務的,太過於講究政治類的……”石曉玲很是不滿道。
“在這個時候,我覺得還是要慎重。”
……
一時之間,《金陵十三釵》居然成為了評委們討論的熱點。
然而熱點歸熱點,十多人褒貶不一致,使得最後的名次很難評判出來。
時間轉眼間已經到了三點鐘,距離最後的頒獎儀式僅有不到半個小時時間了。
牽頭的是全國作家協會的鐘一清秘書長,他知道不能再扯下去了,索性便是提高了音量,示意大家先別吵了。
“這樣吧,這本書先放一邊,還有好幾本,倒也不急。”
這樣的方式似乎是眼下最為合理的方式,評委們也紛紛冷靜了下來。
“這本《送禮》,大家有什麼看法?”
剛才對《金陵十三釵》一書持反對意見的人這回率先發言,“這本書書名與內容都結合的不錯,乍一看,好像是在給高階領導行賄受賄,但是實際一看,卻是一本滿滿正能量的書,我們國家現在反腐倡廉提的很多,也抓的很嚴,我覺得這本書是咱們國家目前大抓正風肅紀一個最好的體現,我建議這本書作為一等獎。”
有支援,自然也有反對,“這本書我看過,內容還不錯,但是多數地方也是很貼近實際,但是部分地方看起來還是給人一種浮誇的樣子。”
“藝術嘛,畢竟來源於生活,但是也絕對高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