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哦!”老太太恍然大悟地連聲說。“原來你在城裡買了房子,我還生怕你們搬回鄉下老家去呢!如果是那樣,我可不能同意我們家這孩子跟你回鄉下去!到時候無論如何,天兒,你要給他們娘倆買套住房,在城裡安頓下來才行啊!”
“是。”高天恭順地應答,望著腳下灰白的牆地磚。
陳小薇傾聽著老太太話裡話外的意思,陽陽儼然就是她的家人,因此她不能讓孩子跟著她這個生母吃苦受罪,不由感到憤懣。
問清楚了大致情況,老太太放心思慮地微笑著,要求兒子高天把替她拿著的那隻女式挎包還給她。她在床頭慢條斯理地開啟黑色皮包,取出一對金燦燦明晃晃的兒童手鐲來說:
“他爸爸小時候戴過的東西是一樣都找不到了,所以我們來時的路上,我就到珠寶城裡現買了這對鐲子,算是我對孩子的一點心意吧!”
陳小薇驚訝地望著老人,覺得這飾物的分量異常沉重。她扭頭望了望高天,只見他含著心安慮得的微笑,欣賞地凝視著母親手裡的動作。
老太太笑著對陽陽招手說:“過來,孩子,讓奶奶給你戴上吧!”
陽陽扭過頭來,探詢地仰視陳小薇。見她神色嚴峻地遲疑道:“去吧!”
“我想孩子越來越大,將來上小學中學的話,手頭的鐲子還墜著鈴鐺響不合時宜,所以就選了這對沒有鈴鐺的,款式看起來也簡單大氣。”老太太一邊唸叨,一邊給陽陽套在手腕裡。
陽陽顯然對這新奇的飾物很是喜歡和滿意,情不自禁地晃悠著雙手對老太太甜甜的說:“謝謝奶奶!”
他這句話讓老人欣喜的不禁眼眶溼潤,陳小薇深感不安道:“您實在不必如此破費,來看看孩子就行了!”
老太太坦然自若道:“應該的,這不過是我的見面禮吧!”依依不捨告辭離去時,又柔聲叮囑小薇說:“好生照管孩子吧!方便的時候,我還會再來看你們的。”
陳小薇點頭滿口答應,心下卻暗自希望老人家再也不要來了;或者他們高家再也別來其他的任何人探視孩子,讓他們過尋常的安穩生活,波瀾不驚平淡無奇。
為了不引起人小鬼大的琪琪的注意和猜疑,陳小薇本想將手鐲從陽陽的腕間先摘下來,過段時間再給他戴上,但高家母子的鄭重其事竟讓她覺得不便如此,只得打定主意,想方設法把這事巧妙的遮掩過去。果然琪琪放學回家後,陽陽像顯擺玩具槍那樣的衝她炫耀著手鐲說:
“一個老奶奶送給我的,姐姐你看漂亮嗎?”
琪琪彎腰摸著堅硬冰涼的鐲子,眼光挑剔的說:“還可以。也只有你們小孩子戴吧!我們同學都只有戴項鍊的,那種很細很細的,生怕老師發現了沒收,因為學生不能佩戴首飾。”
陽陽驕傲的搖頭晃腦說:“我們幼兒園老師沒有說不能戴,我們班好多小朋友都帶手鐲,有的戴一個,有的戴兩個。”
琪琪撇撇嘴沉默了,轉身到廚房喝水時問陳小薇:“對了,媽媽,那手鐲是真的嗎?要是真的,該有多貴啊!”
陳小薇往餐桌上擺放著碗筷,淡淡一笑說:“怎麼可能是真的呢?真金白銀,我給你弟弟戴著招搖啊,萬一在幼兒園搞丟了呢?”
琪琪在桌邊坐下來說:“可是那個奶奶我們又不認識,為什麼要給弟弟買手鐲呢?”
小薇忙不迭的給女兒盛飯,一邊回答:“哪裡是她買的?是我事先就給她錢,讓她幫忙在大街上淘換的,這種東西在古玩城裡多的是,幾十塊錢就能買一對!你弟弟小,什麼都不知道,以為是那個奶奶好心送的呢!”
“好好的,幹嘛要弟弟戴這個啊?”琪琪緊張地吃著菜扒著飯,一邊奇怪的問道。
陳小薇蹙著眉頭嘆息一聲,心事重重地說:“我常常到陶家巷和朱阿姨聊天,也是偶然間聽說小孩子戴這種手鐲啊,可以消災辟邪健康長壽,所以我就拜託高伯伯四處打聽,哪裡有賣的。誰知那老奶奶就知道地方,最後是她幫忙買了送過來的。”
“哦。”琪琪冷淡地說,“那麼是高伯伯跟她一起來我們家的嗎?”
“是啊。”
“高伯伯還真是心閒啊!什麼破事都管,為這麼個東西,還專程跑一趟。”琪琪嘀咕著轉念一想,又道:“媽媽,高伯伯不是生意做得挺大,公司開的挺多嗎?他還能這麼悠閒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小薇冷笑道:“身為老闆,都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別人替他打工賣命罷了,你以為他什麼事都親力親為嗎?他當然悠閒自得了!何況弟弟的事也不算小事,關係到他的身體健康,他那麼喜歡弟弟,閒暇時幫忙操點心,跑跑腿也無所謂啦!”
琪琪勉強笑了笑再沒說什麼,陽陽在她慌忙的快吃完飯時,才蹭到桌前說餓了。陳小薇皺著眉頭哭笑不得:”我以為你玩都玩飽了呢!瞧你磨磨蹭蹭的……”
陳小薇覺得女友朱天喜說的對,除了生死,錢就是世上最重要的東西。自從還清房貸,她的生活變得輕盈多了。切身體會告訴她,精神生活與物質基礎緊密相連,一個女人的笑容是否燦爛,內心是否富足,與她的錢包有很大關係。她見過同齡的女人比如董鈺成天與人談笑風聲,遇事總是雲淡風輕,一直暗自欽佩。後來才知道她的家由丈夫撐著,她的工作不過就是娛樂,養活她自己就行了!但像她陳小薇這樣沒有任何男人可以依靠,也不想依靠任何男人的女人,除了拉扯孩子拼命生活,是笑不出來的。上班時面對外人的笑容都是擠出來的,為了生存沒辦法。她所謂的樂觀堅強,心態良好,面對困難心平氣和,說白了不過就是巨大經濟壓力下的無奈隱忍,或者就是對現實生活的麻木吧!明知道痛苦焦慮沒有用,她又何必著急呢?明知道事要一件件的做,飯要一口口的吃,生活就是熬粥似的慢慢熬,她又何必心浮氣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