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也不過剛用罷早飯的功夫,蘇姨娘處就遣了人來催,木容便換了衣裳隨著來人去了。
思量著周景炎對她講起的丁家,既今日去孟家的人都是顯貴,難免有誰在上京的時候去過丁家見過蓮心,還是少帶出門去的好,於是就只帶了蓮子伺候,臨去時木容再三回顧,帶著幾許擔憂,到底在院子裡還是沉著臉和秋月交代了一句:
“你看好院子,莫讓外人進來。”
終是帶了幾分心事。
且雖說是梅夫人帶著幾個姑娘一齊去孟侯府的,可到底還是分開了兩邊去走,木安同木容木宛是在西跨院的偏門裡上了馬車,再從外面繞了整個太守府,再去到東跨院的偏門外候著,等梅夫人的馬車出來了,這才跟在後面一齊往孟侯府去。
木容這身衣裳雖不俗,可到底顏色清淡,頭上也只戴了那一支簪,僅僅也只得體二字罷了,就連木宛也是如此,只是木宛如今日漸長成,這容貌也越發不俗,上一回孟小侯夫人相看時也難免露了驚豔,木安每每總和木宛一處,卻是不沾光的。可木安卻仍舊淡然坐在馬車裡,瞧木容看她,便也對木容一笑:
“瞧著你臉上的傷如今一點也看不出了,真是好。”
“多謝二姐關懷。”
木容道了謝,也就沒再多的話,只是垂了頭,帶出幾分嬌怯。可木容不說話了,木安和木宛竟也一句話也沒有,可見那一日的事木安到底上了心,木宛卻仍舊的不在意,就只順著那略透些光的窗簾子往外看隱約能瞧見一點的街景。
孟侯府離的並不太近,馬車足足走了將近兩刻鐘才到,這晃了一晃停了之後,她們姐妹三人並沒急著動,而是等著後面的馬車停了,各自的丫鬟下車再到跟前來伺候的時候,才慢慢下了車,就見前面梅夫人和木寧木寶姐妹二人同木宣一齊也都下來了。
鸞姑瞧了一眼便回了梅夫人,梅夫人看也不看便徑直往侯府中去,姐妹三人便也急急跟上。
今日是小壽,道賀的均是各府裡的夫人姑娘們和侯府的親眷,便將筵席放在了後院,前院是門庭大開迎接賓客,卻是一路引著去到後院,侯府的後花園極為恢弘氣派,雖是才不過巳時,可已然到了不少賓客,眼下三五成群或坐在廳內或在園子裡聚在一處說著話。
孟侯府人便單獨坐在院子東偏間的小花廳裡接待賓客,自有丫鬟引著太守府一眾人去到小花廳,這邊通傳剛一進去,便有丫鬟從內掀了門簾讓了幾人進去,就覺著滿屋裡撲面而來的暖香,正位上坐了位裝扮華貴的夫人,很是和善卻也帶著幾分威儀,保養合宜,瞧得出年輕時也是位美人。見了梅夫人進來,便笑了起來:
“正想著你,你就來了,瞧你們府上這些姑娘們,我看著就喜歡。”
梅夫人笑應了,說了幾句吉祥話,隨即幾個姑娘便是嬌嬌怯怯的一齊行了禮,侯夫人雖不住笑著,卻是微眯著眼,並沒仔細去瞧,待禮畢,侯夫人便讓了坐,梅夫人自是坐在下首同侯夫人說起話來,木容幾人便都站在了身後。
兩人便是閒話幾許,無非是說些場面上的客套話,說得半晌似也該出去了,忽然聽著門簾一動,便有少女歡快的聲音傳了進來,侯夫人還沒瞧見是誰,只聽了聲音便露出笑容:
“叫梅夫人見笑了,我這孫女被我寵壞了,一向沒規矩。”
話雖如此說,卻是滿眼寵溺,就見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女,滿身紅衣喜慶,嬌嗔了兩句便上到主位,滾進了侯夫人懷裡,侯夫人不住摩挲,忍不住責備起來:
“跟著的丫鬟也不知勸解,看這跑的一身汗,眼下天都冷了,若再染了風寒,還得受罪!”
那少女嬌憨小聲回了幾句,倒引得侯夫人笑了起來,便把她又推了起來:
“你木家世伯母在,沒得讓瞧你笑話,還不好好的坐著去。”
這少女才扁著嘴走到下來,坐在了梅夫人對面,木容便看了那少女兩眼,她恐怕就是侯府裡現如今唯一的姑娘,雖是庶出卻受盡寵愛的孟小姑娘了,那一雙眼睛格外靈動,透出幾分過人之處。
只是孟小姑娘卻並未和梅夫人見禮,甚至也沒打算同梅夫人說話,屋裡一瞬有些尷尬,侯夫人卻彷彿並未發覺,指著梅夫人身後木寶:
“你瞧瞧,你世伯母家的妹妹多知禮,你也該學學,有個樣子。”
孟小姑娘聽了這話便是笑的甜美,隨即張了口,木寶只當她要同自己說話,正是笑著準備回應,誰知孟小姑娘竟是一笑轉了眼光,對著木安極為熟稔便說起話來:
“安姐姐,好久不見了,我想你的很呢,你也不肯到我府裡來看我,前些日子送來的糕點我吃了,當真比我們府上廚子做的好多了,多早晚你能住在我家裡來陪我一起解悶才好呢。”
梅夫人忽然面色一變,就帶出幾分勉強來,這孟小姑娘便又回了頭,撒嬌一般對著侯夫人笑道:
“祖母,安姐姐手巧的很,前些日子我隨姨娘出去禮佛,庵裡恰巧遇見安姐姐,隨身帶的點心好吃的很,竟是她自己做的,我便討了來,安姐姐也肯疼我,知道我愛吃,又做了送來給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