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攻心 (第1/2頁)

推薦閱讀: 諜海王者

朱光是個極其狡詐的傢伙,其人乃是本地人,因家中一貧如洗,父母先後撒手人寰,還未成年的朱光成了孤兒,也成為了流民,後因黃巾起義,他前往南陽,參與了張角領導的黃巾軍,以化名張廣成為黃巾軍渠帥張曼成麾下的偏將。

光和七年二月,馬元義起事的訊息被朝廷獲悉於雒陽被車裂,張曼成見狀立刻率領南陽起義軍席捲南陽各縣。六月,朱光跟隨張曼成與新任南陽太守秦頡戰於宛城,當時正值夏日,秦頡以火攻之計夜襲張曼成大營,敵軍大亂,張曼成慌亂之下被秦頡追斬,朱光趁亂逃出生天,從此銷聲匿跡。

直到張角三兄弟死後,朝廷對黃巾之亂的戰事基本結束,朱光這才現身,不過他的身份被官府獲悉。無奈之下,憑藉著他的號召力,在中平六年聚集了一干人馬占山為王,短短三年,他的勢力發展得很是迅速,僅僅這一個山頭,他就聚集了四千多人。

至於糧草和器械在哪裡搞到的,這三年來,他們搶的糧草,和官軍作戰繳獲的裝備,足夠他們再過半年的。

夜間,孫策召集了眾兄弟在堂中議事。

由於孫策是這次作戰的主將,所以他坐在上位,周瑜負責排程謀劃,是軍師的角色,所以坐在左邊,而孫賁和孫輔兄弟二人作為上陣殺敵的將領,則是坐在右手邊。

劉伯身體不好,周瑜就先讓他回去休息了,除了劉伯以外,此次出兵的核心人物都在這裡了。

“大兄,兵力、糧草、甲杖器械這些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就是…朱光麾下有眾多人馬,而且他們的實力都很彪悍,我們徵召的都是些新兵,如何能同那些亡命之徒一較高下?難道真如白天在陸康面前說的那樣,調虎離山?”

周瑜的擔心是有必要的,新兵上戰場,一旦亂了陣腳就是不可想象的後果,最壞的結果,就是一人亂,全軍亂。

聽他這麼說,孫賁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說道:“策弟,族中兄弟,屬你最精通兵法,為兄曾經上陣殺過敵,在這一點上,你肯定不如我有經驗,但如果和這些亡命之徒較量,就必須用一些必要的策略來對付他們。”

在把眾兄弟召集之前,他就想過這件事情,恰好他們中間有打過仗的,面對敵人,他懂得什麼叫血與火的廝殺。

而自己也曾經跟隨阿父上過戰場,但他只是作為一個觀摩者,不過阿父獲勝之後,俘虜了一個窮兇極惡的賊寇,至於他的下場——死在了他的刀下。

在經歷了殺人後,孫策的心性就此開始轉變,他把戰場當做自己人生的唯一目標,因為只有殺過人,自己才知道戰場到底有多麼殘酷。

“殺人,並不是為了殺人而殺人,而是為了保境安民而殺人,即使他們曾是我們的同袍鄰里。”

孫堅的話一直在他的耳旁縈繞著,彷彿這句話成為了他人生中的行動準則,殺人並不是殺人而殺人,他有著自己的清晰判斷,百姓可憐,但可憐的百姓走上了不歸路,甚至已經成為了窮兇極惡而威脅其他無辜之人的時候,那麼他就不再是民,而是賊了。

所以,朱光的叛亂事出有因,是走投無路之下而被迫造反,這是誰也無法去選擇的路,隨波逐流罷了。

“諸君,你們想聽聽我的建議嗎?”

在深思熟慮過後,孫策眨了眨那明亮的雙眼,彷彿心裡已經知道自己應該去做什麼了。

眾人的身子面向孫策,他們的表情都很凝重,態度也極其端正,像極了課堂上在下面認真聽講的學生們。

孫策開口道:“調虎離山我是想連同居巢兵馬打配合,但陸康不願下令,只能改變作戰策略。

朱光此人窮兇極惡,該殺,而且不能留他的命,只要他在,即使是感化了他,日後也難免會再度反叛,但他手底下的人卻是能夠下手,這些賊寇大多是廬江本地人,都是走投無路而上山為寇。

如此,我們不先攻寨,瑜弟,眾兄弟裡,屬你的文采最好,由你來寫勸降書,不僅寫一份,要寫上兩千份甚至更多,我要讓朱光手底下的人基本上都能收到這封勸降書,哪怕他們看不懂勸降書,但凡他們有人識字,就會一傳十,十傳百。”

“而且,勸降書的態度要充滿感情,我要的是動搖他們內部軍心,而不是讓他們破釜沉舟。”

在孫策的計劃裡,硬碰硬絕對碰不過擁有數千之眾的賊寇,所以他只能從這些人的內部開始瓦解,幾千人都上山當了賊寇,哪怕說有那麼些人家破人亡,總不能說這幾千人都沒有家人吧?

最新小說: 帶著紅樓到紅樓 演明 我在漢末舉明旗 織田家的臨濟僧 三國之終極進化 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血之孫吳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