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結束的那一刻,孫策就知道陸康心裡是怎麼想的了,起初他並沒有考慮過舉孝廉的事情,一切都是趙至這個機緣巧合才碰上的。
在他的思想裡,即使是不舉孝廉,我還有阿父能夠依靠,靠著跟隨阿父打軍功其實也可以在軍中混個一官半職。
可他越想越覺得不對勁,雖然他可以這麼做,阿父也可以答應他的請求,但有一點他給落下了,那就是威望和家底,孫堅家底本就是靠袁術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孫策在軍中任職,那有什麼用?和擁兵數萬的袁術相比,最後不還是要投靠他嘛?
不僅如此,袁術本就心有異志,玉璽在孫堅的手中,這個障礙他必須要除掉。
所以,在孫堅返回途中,劉表得到袁紹送來的訊息,說孫堅得到了玉璽,請劉表派兵奪回玉璽。不過那次作戰,並沒有殺了孫堅,但同樣兩家結仇,後來孫堅返回駐地沒多久,骷髏王就開始陰陽怪氣地蠱惑孫堅,說劉表就是為了他手裡的玉璽才跟你動手的,如果你能夠把玉璽交出來就沒有什麼禍患了。
誰不知道這是袁術的陰謀?有腦子的人都知道,玉璽乃得天下的象徵。結果骷髏王又說,劉表已經密謀起兵征討孫堅,望他好自為之。
這反倒把孫堅氣得怒火中燒,一氣之下率軍西進江夏,結果就有了黃祖箭殺江東猛虎的一幕。孫策這個英雄少年郎也不會被迫輾轉到袁術的麾下,而有人說,劉表和袁術達成了共識,袁術負責刺激孫堅出兵,利用他衝鋒陷陣急躁的性格設下埋伏,孫堅死後,本以為玉璽能順理成章地轉在他手,結果孫策卻以此物乃家父拿命換來為由,拒絕將玉璽交給袁術。
先前劉表和袁術達成共識,是袁術將玉璽拿到手,再轉交給劉表,實際上袁術是想獨吞玉璽,就不打算把玉璽交出來了。
這下他算捋順清楚了,骷髏王麾下沒有可以和孫堅抗衡的人,而且在面對董卓作戰時,幾乎都是孫堅打的戰績,可謂是天下鮮有敵手,袁術心中十分忌憚這樣的人,害怕繼續養著他,會威脅到他在淮南的地位。
養虎為患,反傷其主。
況且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在他的眼裡,玉璽象徵著天下,象徵著只有他是汝南袁氏的掌門人,他袁紹只不過是個庶子,憑什麼壓在他的頭上?
所以,殺了孫堅,是他唯一的選擇。
“………”
孫策若有所思地皺了皺眉頭,這第一條路很顯然在這之前就已經嘗試過了,根本就行不通,阿父的火爆脾氣,就連他的那些老部下都攔不住,還能指望他一個黃口小兒攔住他?
既然自己攔不住,那就不去阻攔,即使阿父沒有聽信袁術的蠱惑,就憑阿父的實力,骷髏王也會想盡一切可以想的辦法弄死他,因為這玉璽實在是太招人喜歡,總有人想借著恢復漢家榮光的名義,將它據為己有。
除非阿父聽了自己的話,脫離袁術的勢力範圍,這條命才能保下來。
“兄長,怎麼了?”周瑜見孫策望得出神的模樣有些奇怪,他拍了拍孫策的肩膀輕聲提醒了一句。
被這麼一拍,孫策這才緩過神來。
“你覺得,袁術此人如何?”
“……袁公路雖有任俠之風,但終究是野心勃勃,弟聽聞義父出關迎戰華雄,因袁術聽信小人讒言,說義父若此戰獲勝勢必實際大增,倘若攻破雒陽則不堪設想,所以…在陽人大捷後,袁術給義父斷了糧草,不過義父就此事據理力爭,袁術心生愧疚又供上了糧草,還把那個進言的人給殺了。”
早是如此結果,養虎為患,而袁術卻又不能離開孫堅這一大猛將,他也只能繼續用這把神兵利器。
“呵,袁公路,冢中枯骨罷了。”
“兄長此等形容,真教小弟甚是意外。”
周瑜還以為能稱讚一番袁術幾句,畢竟他在早年時在州郡有任俠之名,喜交豪傑,可這位兄長居然誇都不誇,直截了當地損了袁術一頓,畢竟人家本來是四世三公的一號人物,結果被袁紹這個庶子橫插一槓子而被迫成了二號人物。
“意外什麼?斷我阿父糧草等於斷了他的臂膀,賢明的君主不會這麼做,我如此形容他,還是抬舉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