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近衛軍艦隊忍無可忍,直接把這些所謂的先進管退炮給撤裝了,迴歸到了海軍那邊一直堅持研究發展的架退炮上來。
這個時候海軍的架退炮發展的已經比較成熟了,海軍的架退炮其整體設計是炮架分為上下炮架,炮管依舊和上炮架連線,上炮架和下炮架有軌道連線,同時擁有彈簧、液壓輔助制退、復位裝置,火炮發射後,炮管帶動上炮架向後退,並擠壓彈簧,進而讓彈簧或液壓裝置吸收一部分後坐力。
復位的時候,可以利用彈簧或液壓輔助復位。
這就是目前大唐海軍、近衛軍艦隊以及陸軍大口局岸防炮普遍採用的新型架退炮。
這種方式對於大口徑的艦炮而言,效果依舊有限,甚至依靠人力也難以進行復位,依舊需要依靠重力進行復位,目前大唐海軍上裝備的三百毫米口徑的艦炮,基本都是還需要重力復位,液壓、彈簧復位的作用有限。
但是對於一些中口徑艦炮而言,這種加裝了液壓或彈簧,或乾脆是兩種一起用的架退的方式卻是不錯的,能夠有效的幫助火炮進行復位,並提高射擊精度以及射速,這也是為什麼大唐的一百五十毫米口徑火炮,能夠做到每分鐘一發射速的緣故,一百二十毫米口徑的艦炮,採用定裝彈藥的話,其射速甚至能夠提升到每分鐘三發到四發。
目前的大唐海軍、近衛軍艦隊,陸軍大口局火炮所採用的火炮,雖然依舊是架退炮的範疇,但是採用上下炮架分離,加裝液壓、彈簧進行制退、復位裝置後,其射速已經是比十多年前的早期火炮提高了一大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更不要說,最近幾年大唐軍方一直都沒放棄對管退火炮的研究,只不過這玩意的技術難度有點大,雖然搞過好幾次的樣炮,甚至早期近衛軍那邊都實驗性裝備過,但是技術有限,故障率太高而無法導致實用。
但是,火炮方面的技術卻是一直處於進步的狀態的,說不準不用幾年時間,管退火炮就能夠實用化了。
技術的進退,使得了大唐海軍以及陸軍的大口徑火炮,射速在持續提高,耗彈量也是持續提高,對後勤供應的能力持續提高挑戰。
這些年,軍方已經是越來越感到單純依靠歐洲鐵路的話,難以維持前線的補給。
現在有了蘇伊士運河的話,卻是要方便的多,一艘上萬噸的貨輪過去,就能夠運輸上萬噸的物資呢。
蘇伊士的開通,也是直接促進了帝國在歐洲地區的戰略行動變的更加快速起來,其中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大唐軍方在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後,就是直接提高了在黑海海峽軍管區以及蘇伊士雲運河軍管區、休達軍事基地這三大歐洲軍事基地的駐軍數量。
同時加速了對大唐金國移交的東歐地區的接管,其中包括了兩座重要的東歐地區的城市。
宣平四十六年八月十四日,大唐帝國正式從大唐金國手中接受烏克蘭平原地區裡最重要的城市:基輔!
九月八日,大唐帝國從大唐金國方面接管莫斯科。
儘管這兩座城市實際上已經空無一人,甚至連很多建築裡的貴金屬裝飾或者貴重建築材料都被撤離的韃靼人拆了個一乾二淨。
但是,接管這兩座空城依舊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這意味著大唐帝國開始全面接管烏克蘭平原以及俄羅斯中北部地區。
這是大唐帝國近年來,規模最為龐大的一次領土擴張。
而且還是和平擴張!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