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唐各地的農村地區,很多人都是開始跑到城市裡去工作了,增加收入了。
但是總體而言還是不夠。
這從大唐帝國目前的城市居民比例就可以看的出來,依舊有絕大部分的人口是生活在農村的。
而要解決這個困難,增加農民的收入怎麼辦?
很簡單,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可以讓大量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外出工作。
而這也就要求了大唐帝國開辦更多的工廠,把製造業的規模再擴大,讓城市能夠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
這種事大唐帝國也是一直在做,成果也有,但是需要的時間還是過於漫長,加上帝國的工業主要是集中在大城市,在一些中小型城市卻是工業還是比較少的。
針對這種情況,同時也是為了發展部分落後地區的經濟。
大唐帝國在宣平四十一年六月份的時候,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開始鼓勵中小型城市發展特色工業,在落後地區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以消化越來越多的農村富餘勞動力,提高農村家庭的收入。
在經濟發展計劃的大框架下,宣平四十一年大唐帝國短時間內就出臺了諸多政策,這些政策都是圍繞著經濟發展而展開。
政策的推出,不斷的刺激著帝國內部經濟的發展。
一時間,大唐人的目光都是齊齊放在了國內上,以至於對外部事務都是不怎麼關心了。
就連軍方那邊,這段時間都是不怎麼搞事,因為聖天子說了,讓軍方緩兩年,別折騰,過幾年等經濟發展計劃施行到一定程度後,到時候給你們一筆戰費折騰去。
海軍對此其實無所謂的,他們海軍每年的軍費不少,而且也沒啥戰略任務,夠花了。
但是對於陸軍而言,聖天子的這話就是很重要了。
陸軍一直都是過的挺苦逼的,軍費看似很多,但是維持將近兩百萬大軍的費用更多,而且陸軍還在世界各地不斷的搞事。
同時呢,陸軍一直還是念念不忘的想要西征,陸軍想要拿下東歐的大片地區。
好多年前,陸軍就籌劃著第三次西征了,但因為各種原因,雖然陸軍在東歐地區和韃靼人打了好幾場,這前鋒部隊都殺到了頓河一帶。
但實際上這些戰爭都是小規模戰爭,出動的兵力不少,但實際上沒打幾次。
後續拿下了伏爾加河流域以及頓河下游後,陸軍方面受限於軍費限制,就是主動停止了大規模西進的計劃。
拿下這一區域後,大唐鐵路總公司已經是一口氣把鐵路修到了黑海沿岸,並在鐵路盡頭的黑海沿岸設立了一個新的港口城市黑海城。
同時軍方還配合其他機構,打通了伏爾加河和頓河,修建了頓河運河,使得大唐的蒸汽船隻可以透過這一條運河往來伏爾加河以及頓河,進而進出裡海。
但是,大唐帝國在西邊的擴張到了這裡後,後續就停下了繼續西進了。
往南,那是高加索地區,而且還是奧斯曼帝國的高加索地區,那地方雖然有個大唐帝國的區域性本土化地區巴庫,但是大唐帝國暫時沒有和奧斯曼帝國大規模開戰的打算。
大唐帝國還想要奧斯曼帝國和韃靼人繼續打下去呢。
往西,那基本上是韃靼人的核心統治區了,再往西打,估計就能把韃靼人給徹底打殘了。
而這,同樣不符合大唐帝國的利益!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