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新型炮彈,或者用陸軍的準確描述應該是新型穿甲炮彈,這倒是更加容易一些。
既然現在的榴彈穿透力不太行,那麼就增加炮彈的彈體強度嘛!
至於也有人提出用圓柱形尖頭的炮彈,以增加裝藥量順帶增加穿透力,這個說法基本沒人理會,因為滑膛炮發射非原型的不規則炮彈,打出去無法保證彈道,別說命中率了,能夠打出去多遠都是個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果不追求射程的話,純粹當成散彈炮用還沒事,但是想要充當野戰炮乃至加農炮的炮彈,基本沒實現的可能性。
現在的炮彈可都是圓形炮彈,哪怕後面加上一個木託,咋看上去似乎是圓柱形的,但實際上炮彈本身還是個圓溜溜的炮彈,和實心炮彈一個樣,木託只是用來幫助炮彈抵抗膛壓以及減小漏氣而已,炮彈出膛的瞬間,這個木託就會和炮彈本身脫離了。
想要搞圓柱尖頭的炮彈,是有技術前提的,那就是必須保證炮彈穩定,最好是讓炮彈自行旋轉,而這又涉及到了線膛炮了。
有了線膛炮,才能夠在發射炮彈的時候,讓圓柱形的炮彈自行旋轉,以提高精度。
但是線膛炮什麼時候能出來,那可是沒影的事了。
海軍搞線膛炮也有幾年了,但是現在連個影子都還沒見著,加工工藝不過關,基本搞不了什麼線膛炮,勉強上馬造出來,也發射不了幾炮,膛線就會被磨損。
火炮和炮彈的事,不管是海軍還是陸軍都是很重視,不過李軒卻是不怎麼重視了。
反正技術提升起來後自然能夠搞出來,現在想也沒用,如今他更加關注的是後續南洋的本土化計劃以及後續的印度戰略。
隨著拿下馬六甲後,也是宣告大唐徹底控制了馬六甲海峽,獲得了更加優良的進出印度洋的通道,而不用和以前一樣得繞著巽他海峽進出印度洋,如此能夠極大的縮短國內到印度的航程。
同樣的,隨著葡萄牙人被從南洋地區驅逐出去,如今南洋地區就是成為了大唐帝國名副其實的後花園。
面對這麼龐大的一個後花園,不好好移民開發,可就對不住老祖宗了。
但是,要想大規模的移民開發南洋各島嶼,光光依靠官方力量的推動是非常困難的,移民屯墾司努力了這麼多年,如今也只是移民開發了呂宋主島以及萬丹島西部地區而已,而更多的地方,其實也就是和葡萄牙人一樣,設立了一個商站,港口之類的而已,談不上大規模的移民開發。
所以,還得借組其他力量,尤其是國內龐大的貴族群體的力量
在經過之前在南洋地區的小規模封地之後,李軒也是準備在南洋地區大規模冊封各類貴族了。
南洋這麼大的地方,少說也能夠安排百來個貴族,到時候讓這些貴族配合移民屯墾司,對南洋個島嶼進行大規模的移民開發。
之前在萬丹府等第,進行嘗試性的小規模冊封后,成績喜人,幾個貴族為了自己的封地能夠更加繁榮,尤其是賜封給他們的私人土地能夠進行開發耕種,一個個都是不遺餘力的從國內招攬移民前往自己的封地,圍剿當地的土著,然後開發土地。
如此也是導致了萬丹和呂宋兩府的移民開發提速了不少。
當即,李軒是準備再選幾十個貴族去南洋殖民去!
具體選那些人,不用他去操心,南洋這地方,有個貴族願意去,有個貴族卻又是不願意去,不過這無所謂,一千多個貴族裡頭,總能挑選到適合的。
十一月初了,李軒正式宣佈,將會賜予五十三名貴族封地,這五十三名貴族的封地,盡數位於呂宋府以及萬丹府!
嗯,如今南洋的各島嶼,理論上來說都是分別屬於這兩個海外領府的管轄範圍。
這些貴族裡頭,大部分都是子爵、男爵,不過裡頭卻也是有著幾個高階貴族。
比如說開國元老,在大唐帝國的黃竹山時期就是位居高層的方東全!
這個當年的土匪頭子,大唐早期的重要將領,雖然在統一戰爭期間就已經是陸續推出一線,在樞密院裡擔任閒職,統一戰爭結束後,更是直接退役了。
但是李軒也沒有虧待他!
這一次的冊封,李軒對方東全的厚待,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