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些扶桑女子外,真正從國內移民到琉球府生活的帝國子民,總人數其實也就那麼幾萬人而已,而這,其實也不算少了。
帝國開發多年的呂宋府,也是帝國目前進行海外移民的重點區域,到目前為止,人口也沒有超過十萬人。
而距離帝國最為遙遠的海外領戈河州,常住人口也就那麼四五千人,而檀香群島上,這個還屬於軍管區的群島,目前也是生活著大約三千多名帝國移民。
在海外領地以及各大殖民地的帝國子民,其實並不多,多的不過幾萬人,大多都是隻有幾千人,而少的估計就只有幾百人了。
當今,帝國的絕大部分人口,甚至可以說所有的人口都是集中生活在本土地區,他們可是需要糧食來養活的。
李軒自己都估算過,如果技術沒有得到巨大的突破,糧食的畝產量沒有大幅度提高的情況下,哪怕是在國內不斷的開發可耕地,但是也是無法滿足越來越大的糧食需求,過上幾十年肯定會爆發人口和土地之間的巨大矛盾的。
李軒自然不可能坐視這種情況的發生,為此,他提出來的終極解決方案就是:移民!
不是殖民,而是移民,這兩個詞在大唐帝國裡,是有著不同的含義!
殖民是指強國向它所征服的地區移民,並掠奪原當地人民的利益的一種行為。
但是大唐帝國只是單純的移民,不怎麼搞掠奪當地人利益的事。
帝國的移民,只是把人多地少地區的民眾遷移到人少地多的地區!
至於說人少地多的地區從那裡來。
你當大唐帝國的百萬大軍是用來幹嘛,養著好看啊?
不為帝國開疆擴土,要這百萬大軍何用!
以前的各種移民,只是小規模的嘗試而已,但是現在,李軒卻是準備真正的大規模擴張,並大規模移民了。
換句話說,李軒已經是準備重新打仗了!
為此,在海軍提交上來的宣平二十年建設方案後,李軒毫不猶豫的否決了這一方案。
就當海軍的眾人以為這個方案是不是耗資過大,所以聖天子才會否決的時候,李軒卻是指示海軍方面:海軍關乎帝國海防安全以及全球戰略,因此在海軍建設的時候,膽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大一些,觀念要新一些。
說白了,李軒嫌棄海軍方面搞出來的方案太小家子氣了!
這個建設方案裡,除了對現有的戰艦進行蒸汽化改進外,只有兩艘蒸汽戰列艦、三艘巡洋艦的建設方案。
同時,海軍方面對於新戰艦的設計,李軒也是有所不滿,因為這些海軍將領的觀念還是保留在風帆戰艦時代,搞出來的戰艦和以往的戰艦相比,只是多了一個蒸汽機推進而已,其他的基本沒有任何革新。
這在李軒看來幾乎是不能接受的。
這蒸汽機都搞出來了,你竟然還給朕造純木製的傳統風帆戰艦,這不扯淡嘛。
朕要的是現代的蒸汽鋼鐵艦隊,不是舢板!
最後,李軒親自對海軍建設提出了要求,要去海軍方面除了改裝現有的風帆戰艦外,原則上停止建造新的純風帆戰艦,而是轉為蒸汽戰艦。
同時對新的蒸汽戰艦的設計,要遵循三大原則:更快的速度,更強的火力,更厚的防護!
要求海軍方面的新一輪戰艦建設方案裡,建設一支可以有效維護帝國全球利益的艦隊!
李軒並沒有提出詳細的技術引數,因為這些東西並不是他的工作,他的工作是對海軍提出戰略要求,這個戰略要求就是在全球範圍內維護帝國利益。
至於具體建造什麼樣的戰艦,需要多大的規模,這就是需要海軍方面的人去搞了。
說實話,海軍的人被李軒的話給嚇到了,因為這一次李軒提出的是全球利益。
這也就意味著,帝國海軍要以掌控全球海域,並足以擊敗任何一個甚至多個海上強國為目標去建設海軍。
在這樣的目標下,不僅僅需要有足夠多的戰艦數量,同樣還需要戰艦的效能足夠先進。
為此,海軍方面開始展開了對新一代戰艦的研究工作,這種研究工作更多是研究,以目前以及未來可以期待的技術條件下,可以建造什麼樣的戰艦,並需要什麼樣的戰艦才能夠讓海軍在全球海域維護帝國利益。
在這種大討論中,海軍艦政部那邊是三天兩頭在爭吵,各種各樣的戰艦方案被提了出來,然後又是被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