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三個營以及輔助部隊的步兵團,滿員編制為兩千人。
含有各種兵種的兩千人,基本上已經能夠承擔絕大多數基本戰術戰役作戰任務了,如果要承擔更重要的作戰任務,則是繼續加強若干部隊,步兵營或炮兵隊等,讓一個步兵團變成混成團。
而大唐新軍一共預計編成四個步兵團。
這四個步兵團,總兵力約為八千人,剩下的則是樞密院直屬的炮兵營、輜重營、騎兵隊、刀盾隊、弓箭手隊等部隊了。
總兵力依舊是萬人,並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
這份全新的編制被制定出來後,李軒並沒有拖延太久,很快就是頒佈了下去,讓各部隊根據新式編制計劃完成改編、擴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新擴軍計劃除了擴軍、編制內容外,進一步完善了大唐新軍的各項細節制度,很多細節都是制定的非常詳細,比如這行軍包袱該如何包紮,正規場合下走路必須抬頭挺胸,身著乾淨整潔的軍服。甚至稱呼都是進行了統一規定,而不再是之前那種胡亂稱呼。
由此正式確定了排、隊、營、團、旅、師、軍各級編制的稱呼,明確對上司軍官的稱呼不得稱呼為大人,而是稱呼為長官,正式場合以及官方書面檔案一律採用全名加職務稱呼,如張三排長、李四隊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不能用亂七八糟的字、號,此外還規定了非將官不得私用將軍名號,早期授予的各類大將軍頭銜一律廢除。
這一份改變擴軍計劃,除了讓稅務的人天天叫苦說養不起上萬人外,大唐新軍內部的軍官乃至普通士兵們都是興高采烈的,為什麼?
因為一旦擴軍,他們都會齊齊升官啊!
排長會變成隊長,隊長會變成營長,營官裡有人會成為團長,甚至是普通士兵也會從二等兵變成一等兵、一等兵變成下士、下士變成中士。
擴軍所造成的晉升,是普遍性的,基本上全軍有半數人都獲得了晉升,而軍官,更是普遍官升一級,少數優秀者更是連升兩級,比如從排長一步到隊長,或者是隊長一步到營長,營長到團長,這都是典型的兩級跳,因為他們都掠過了,
但是擴軍也是造成了一個大麻煩,那就是大唐新軍的軍官不夠用了!
擴軍之前,大唐新軍的軍官不說多,但是勉強也是夠用的,畢竟之前的大唐新軍擴軍是比較慢的,規模也比較小,但是現在一下子擴軍到萬人規模,所需要的軍官可是數以百計,這一下子可是把樞密院銓敘司的人給急壞了,因為他們發生軍官不夠用了,找不到人來擔任眾多的軍官職位,尤其是排長、副排長這兩個最基層,同時需求量也是最大的少尉、中尉職務。
雖然說樞密院那邊每天都在招募讀書人從軍擔任軍官,御學堂的規模也是越來越大,但是依舊是無法短時間內滿足大唐新軍的龐大軍官需求。
對此李軒是批示銓敘司那邊,讓他們從優秀士官中選拔人才任命為基層軍官,基層軍官嘛,又不是非得要斷文識字才可以的,再說了,就算是文盲但是也可以讓他們當了軍官後學習文化啊,剛好趁機搞一個掃盲班。
本來李軒都是打算在軍隊裡開設掃盲班了,試圖把軍隊裡的識字率提升上去,提升上去自然不是為了讓他們更能打仗,實際上是文盲還是讀書識字,對於普通士兵而言區別不大,都是聽命令列事的炮灰而已,但是李軒打算的是後期的一項計劃,那就是等到部隊的規模越來越大後,可以從內部大量培養基層軍官。
這年頭的識字率太低,想要招募現成的讀書人就讀武學堂,然後培養為軍官,難度相當大,因為投靠大唐的讀書人本來就少,而且大多都是奔著來當文官的,少有願意從軍的,招募讀書人從軍困難,還不如直接從士兵當中培養呢。
此外,這些斷文識字計程車兵不僅僅可以成為潛在的軍官,而且以後等他們退役之後,到了地方上就能夠勝任眾多基層政府的職務了,軍官們可以當各級官員,比如縣長、鎮長或者處長,科長什麼的,哪怕是普通士兵,只要識字,那麼當個普通科員也可以啊。
而這才是李軒想要在軍中開設大規模的掃盲班的主要理由,
這些軍中退役的轉業公務員,將會成為大唐王朝最堅實的基層統治核心。
只要這些退役軍人還活著,那麼大唐王朝的統治根基都是堅實的,不用擔心出現無法控制基層的事。
所以掃盲班是必須開設的,而且還是在全軍範圍內開始,每一個士兵都需要參加!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