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青銅製造的長身管前裝滑膛炮。
適合發揮火槍火力的胸牆防禦體系。
乃至整個編制、戰術的創新和改動,這一切都是為了戰爭的勝利而服務。
而今天,就是檢驗他所做的這一切是否能夠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明軍開始渡江了,從西岸看過去,對面是密密麻麻的全都是木筏以及木筏上的明軍士兵,他們正在奮力的用手中的簡陋木槳,甚至只是一塊小木板划水,以推動木筏以更快的速度前進。
和密密麻麻的明軍作為對應的,乃是同樣整齊而密集的列於胸牆之後的大唐新軍將士們。
胸牆的位於是處於河邊大約三十米的距離,本來他們還想要把胸牆直接造到河邊的,但是過於靠近河邊的地方,其土地鬆軟,甚至有些都是爛泥或者是沙子,要構築起一道完善的胸牆防禦工事的難度太大,所以只能是推到三十米後的距離修築胸牆。
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從胸牆到河邊的這三十米就空無一物,能夠讓明軍順利登陸了,為了阻擋明軍的登陸,他們在這一片地方放置了大量的距馬,甚至只是簡單的樹立一些木樁。
這些木製的工事自然不是為了殺傷敵人的,而是為了讓明軍無法組建密集隊形的。
可惜時間過於緊迫,不然的話李軒都打算直接在真正靠近河邊的位置修一道木欄牆了。
密集計程車兵列於胸牆之後,火槍手們已經是裝填完畢,就等著上頭下令開槍了。
而火槍隊的指揮官們也是暗自計算著距離,如今明軍連河中心都還沒有過來,距離太遠了,火槍也打不中。
只能是先看著謝梓煒的火炮斷斷續續的開一炮,不過謝梓煒的火炮在明軍還在河灘上的時候,殺傷力不俗,因為實心球炮彈可以不斷的彈起。
但是明軍都下水正式渡江的時候,實心球的炮彈就用處不大了,因為打進水裡就沉下去,至於說一炮打中明軍的木筏,把他們一整個木筏的人都撞翻落水。
這個命中率就太小了,如其浪費炮彈,還不如用散彈呢!
沒錯,現在的謝梓煒他們已經是開始用散彈進行炮擊了,不過第一發散彈的效果不佳,打偏了,剛好落在沒有明軍木筏的水面上,氣的謝梓煒哇哇大叫,恨不得親自瞄準。
可惜的是,他剛學炮兵不過兩天,能夠根據距離決定開炮的時機以及彈種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讓他親自裝填瞄準,這難度還是太大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就算謝梓煒的炮兵打中了敵軍一船人,但還是影響不了此戰的戰局。
三千明軍呢,光光是用來渡江的大小木筏就有兩百多艘,除了木筏還艘原先渡口的船隻。
他們靠著這些木筏和船隻,能夠一口氣的全部渡江。
當明軍的渡江部隊過了中線,距離岸邊只有七十米,距離大唐新軍只有一百米的時候,各個火槍隊的軍官們已經是不約而同的下令射擊!
啪啪啪聲頓時在江面上響起,胸牆之上也是飄起了一道蔓延一百多米長的白煙。
火槍手的開槍射擊,宣告著雙方的戰鬥已經是進入了最關鍵,同時也可以說是最激烈的階段!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