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色微明宮人們服飾著劉徹起身離開長門宮陳阿嬌取出李延年謄抄的樂府詩集翻覆著最後數頁心中思忖著是什麼讓劉徹驀然沉下臉色。
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她看著末三頁上的《衛子夫歌》不由一怔。
從元朔六年自己歸來長門衛子夫已遠不如當初的風光。民間還傳唱著這支歌謠麼?
她嘆了口氣劉徹在自己這裡看見這樣的歌謠不知道心裡可有別樣的疑慮。但有有如何沒有又如何他又會怎樣做自己心思淡漠竟是半點不在乎的。
元狩六年冬十月堂邑候庶子陳熙入朝拜諫大夫。同年其妻李妍產下一女單名一個蔓字。襁褓之內便可見玉雪可愛。
轉眼到了新年正月汾水連日大雨水流洶湧帶動了深埋在河床裡的一青銅古鼎沖刷在河中最後沉在上游靠近左岸處。當地刺史將其取出奉給皇帝。
世人常言“問鼎天下”鼎在盛儒書中的意義便是天下的代名詞何況那古鼎經洗濯後竟是完整無缺古樸有華從上面刻的銘文可以認出是古周武王時鑄造。周王文武父子聖君天下聞名。一時間滿朝恭賀言是陛下文功武治俱全上天才賜此鼎。劉徹亦很是高興改元為鼎是為元鼎元年。
而到了元鼎元年衛皇后的第三個女兒諸邑公主劉清。也迎來了她的待嫁之齡。
元鼎元年二月長信候柳裔率六千水軍一萬步兵。出征昆明族。
元鼎元年三月劉徹攜陳皇后。並朝臣往上林苑春獵。
經多年的經營上林苑一派風光明媚富麗堂皇之處竟比未央宮還要盛上幾分。
劉徹攜阿嬌。登上昆明池上盛大的遊船遊船緩緩向湖中心開去。坐在船上觀煙波浩渺水氣迎面而來.兩岸亭臺樓閣簷角流轉渾然一體。劉徹不由覺得心曠神怡含笑對身後侍立著地司馬相如道。“聞卿當今辭賦大家詞藻華麗之處無人能及。不如以此上林為景。乃作一賦共賞之。”
司馬相如躬身領命。便有宮人捧上紙筆。陳阿嬌從船內出來。含笑看司馬相如坐在一邊筆不加點。片刻而就。恭敬捧起道“陛下臣寫好了。”
“這麼快?”劉初不免有些訝異。
陳阿嬌好笑道“所以你還有的學呢。”
楊得意便接過展開誦道:“於是乎離宮別館彌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閣華榱璧輦道屬步周流長途中宿。夷築堂累臺增成巖洞房杳眇而無見仰攀而捫天奔星更於閨闥宛虹於軒青龍蚴於東箱象輿婉於西清靈圄燕於閒館之倫暴於南榮。醴泉湧於清室通川過於中庭。.#.盤石振崖巖倚傾……”
這便是千古聞名的《上林賦》了司馬相如一向辭賦華麗文辭之間一派大家氣象華麗萬千陳阿嬌卻聽地寡然無味只覺得縱然滿篇錦繡依舊不過是好大喜功四個字而已。
“好。”然而劉徹卻歡喜讚道“不愧是司馬相如。”吩咐道“傳下去賞司馬相如百金。”
司馬相如謝恩退下。
“嬌嬌”劉徹攬住阿嬌的腰含笑道“明日同朕一同去狩獵吧。”
狩獵追逐地快感的確令阿嬌意動剛要應允劉初纏過來道“我也要去。”
“你會騎馬麼?”阿嬌蹲下去彈彈她的額頭。
“呃”劉初頓時氣虛轉念又道“沒關係我讓哥哥教我。”
“就算你現在學”阿嬌好笑道“明日的狩獵也趕不上了。”
“可是我現在不學”劉初慧黠一笑“恐怕連明年的都趕不上了。”
劉徹一笑吩咐遊舫靠了岸。
天氣晴好。
上林苑佔地廣闊馴馬地騎射場更是遠遠的看不到盡頭。
因為鬧著要學馬的是天子素來最寵的悅寧公主馬監送了一匹極馴服的小母馬來。
宮人們擎起明黃色的儀仗鑾傘遮住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