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十一還不知道,自己最近這一切倒黴事都因為一個陌生人而起。
她現在只想著怎麼能醫治好懷中的妹妹。
涇渭街有明確的規定,兩國不得越界交易。哪怕是看病買藥,也必須先拿著自己的身份符節到官府證明,再申請文書,這一系列規矩照搬下來,快則三五日,慢則一兩個月。
樊小二現在的情況顯然是等不起。
嵇晏雖對青木鎮熟悉,卻少有來這條街上買賣,故隔著街道看了許久,才終於找到一間藥鋪模樣的醫館。
塔魯國不同於大瀛國的風俗。
他們那兒的人從小身體結實,故少有生病。即便是有些傷寒頭疼,他們也大多熬一熬便過去了。因為身體結實,一般的傷寒也要不了他們的命。不過那些跌打損傷的藥材,塔魯國倒是盛行。
這也與他們的自身需要有關。
塔魯國人算得上是馬背上的民族,意外受傷的事情多不勝數。
他們無論男女老少,能走路便能騎馬,性情豪放。所以塔魯國人不興什麼醫館大夫,即便是受了傷,也就自己買點,或是挖點草藥回家敷敷便完事了。
鄰國的涇渭街因為臨近大瀛國,所以倒是有一兩家藥鋪,不過賣的都是較為名貴的藥材,而且沒有大夫看診。
嵇晏之前並不知曉,一打聽才知道這麼一回事。不過,各種各樣的藥材對方倒是有,至於吃多少,怎麼搭配,便全憑買家自己看著辦了。
樊十一聞言,頓時無語。
這賣藥的真不怕人家吃出什麼毛病來,上門找他們算賬嗎?但事實上,這種可能性對塔魯國人而言真的很少。
他們買了藥回去,都是按照自己心目中的適量,如果感覺沒什麼效果,便又加大一點劑量,久而久之,他們便自己能估摸出吃多少分量了。
樊十一腦中頓時閃過神奇國度四個大字。
這藥買回去了,沒有大夫能有什麼用?
樊小二的身體可不能與鄰國人比,而且他們也沒有試吃的經驗,萬一分量重了輕了,那都是要人命的事。
更令樊十一鬱悶的是,鄰國藥鋪賣藥,都不是按兩給你切的,而且按斤。稱多少給你,得看人家心情。
藥價更是貴的嚇人,平素藥鋪裡賣的一包藥草,估摸著十幾二十文錢。他們則是給你按斤算一種藥材的價格。
比如主治燙傷的地榆,小薊等藥材,一種便是一二兩銀子一斤,將所有藥材備齊,差不多要花十幾二十兩銀子。
堪比搶錢。
樊十一腦中又閃過現代某糕五十塊錢一兩,而不是一斤的天價。而且是切多少按人家一刀下去的意思,簡稱強買強賣。
他們應該不會這麼倒黴吧?
這時,樊老爹追了上來。
他心裡到底是不放心。可聽聞光是買藥便要花一二十兩銀子,還沒有大夫醫治時,他臉色頓時變了。
且不說銀子多少的事,萬一花了銀子,人沒醫治好,豈不是白冤枉了?況且,樊家即便是將家底掏空,也湊不出這個銀子啊!
嵇晏當即道:“岳父若是因為銀子的事,倒是不必太過發愁。今日我們上街來是帶了銀子的,可以先給墊上。”
樊十一感激的看了他一眼,十幾二十兩銀子可不是筆小數量。樊家要養那麼多的孩子,有可能一輩子也還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