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虧劉氏是個明白人,死活不肯同意此事。他們家雖是泥腿子出生,可都說寧做鳳尾,不做雞頭。
一旦做了妾室,便永遠別想再抬起頭來,即便以後生的兒女,那也是大戶人家的奴,身份地位還不如賣身當奴才的體面,背地裡不知要受多少嘲諷恥笑。
老樊家雖然窮,卻從未想過賣女求榮。且不說會害了女兒一生,村子裡的人定要恥笑他們老樊家一輩子。
後來沒過幾天嵇晏便上門來求親了。夫妻兩左右一思量,最後決定將女兒嫁給了嵇晏。
本以為此事就此了結,哪知這狗娃子竟然賊心不死,背地裡破壞他女兒的婚事也就罷了!如今還敢上門來盜竊。
不就是欺負他女婿瘸了腿嗎?特別是外人和女婿都在場,萬一女婿信了這混蛋的話,十一娘以後可怎麼過喲?
樊老二念此,又想抬腳給已經打暈過去的狗娃子補兩腳。
現在該怎麼辦?
事情鬧成這般,樊老二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最後還是嵇晏做主道:“我倒是有一法子。只要他答應不出去亂說方才的話,再將糧食還給我們,我們便放過他這一次......”
“那他萬一事後反悔怎麼辦?”樊老二顯然很瞭解狗娃子的為人。
“這個簡單。我們先去村子裡請里正幫忙寫張認罪書,讓他按個手印留下證據,再去縣衙留個案底。如此一來,一旦他反悔,我們便立即送他見官。”嵇晏道。
“對對對!就這麼辦,還是大女婿聰明。”
樊老二此時也顧不得什麼見官不見官了。女兒的名聲比什麼都重要,而且聽女婿的意思,似乎沒有懷疑十一娘對他不忠。
至於里正那裡也好說。他們都是村子裡的人,里正肯定也不想自己管理的村子鬧出這種醜事,讓他名聲受損,所以一定會幫他們瞞下此事。
一場抓賊的鬧劇,終於平息。
樊老二將打的半死的狗娃子用麻袋套起來掩人耳目,然後和楊大牛一起幫忙給抗下了山,直接去了里正那裡。
嵇晏則先將樊十一安排去了孃家,然後才趕去里正家道明事情的原委。
里正聽聞事情的經過後,果然樂於相助,當即寫了認罪書。
狗娃子的證據還在身上,又有楊大牛在場作證,只得被迫承認了盜竊一事,並乖乖的按了手印,答應將家裡盜來的東西全部歸還給嵇家。
然他們去時才知道,被盜來的米油雖然只被吃掉了一點,但那幾只雞和兔子早就進了這娘倆的肚子,剩下的也就只有那頭小野豬了。
狗娃娘一看這幾人闖進來的架勢,便知自己兒子的那點事漏陷了。再看自己兒子被揍的險些連她都沒認出來,當即大呼道:“你們,你們這是把我兒怎麼了?你們這般光天化日的闖入我家中來盜糧打人,還有王法嗎?”
她這意思明顯是想倒打一耙。
樊老二難得硬氣一回,當即狗娃乾的壞事都給捅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