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進一步的話,可就成為了公爵,這也是蜀國除王爺外最顯赫的爵位,也因為外姓是不能封王的,所以公爵便是蜀國頂級爵位,這些人也是勳貴之中的佼佼者。
唐軍來到蜀地之後,在幾次清洗之中,已經把勳貴們殺得所剩無幾,尤其是其中的軍功世家,如今已經徹底凋零。
此時李運以軍功被封賞為侯爵,這樣的待遇可著實不差,可以說是除了老將軍秦攻和心腹將領呂澤之外最為榮寵的封賞。
李運依然在前線督戰,因而未能當面接受賞賜,不過早有人將此聖旨擬好,待朝會結束之後便分發下去,派遣士卒一路送到前線。
老將軍秦攻也已經去了前線,劍門關上的唐軍不可不防,因此,關於他們的封賞只能一路送到前線。
封賞繼續下去,不過皇帝孟元卻沒了多餘的心思去聽,這一次的封賞,實際上最重要的便是頭三人。前兩人還好說,關於李運的封賞他思慮了許久,才最終做出了那樣的決定。
與呂澤和秦攻相比,李運一沒有親衛統領的那種機靈,二沒有老將軍秦攻在戰場上的指揮能力,更不懂得軍中訓練士卒之事。
他的才能平平,放在和平年間或許是一個可以大用的人,放到如今的環境中,卻是一個必須謹慎使用的人。
之所以讓他作為老將軍秦攻的副將,只是皇帝孟元為了分權老將軍秦攻的謀劃。
對於秦攻這種大才,僅靠封賞未必就能一直讓他忠心於自己,而對於李運這種平庸之輩,沒有什麼大才,卻也有一定的能力去做出一些事情,那麼可以放權給他。
因為李運也肯定很清楚一件事情,以他自己的本事,如果不是皇帝青睞於他的話,必定不可能跟老將軍秦攻一起成為侯爵的。
因此,為了保住他的榮華富貴,他就一定會死命效忠皇帝,只有這樣,他才能夠將這個位置平穩地坐下去。
利用這樣的人去制衡老將軍秦攻,正是皇帝孟元想出來的辦法。而事實證明,從南詔到蜀地,這個辦法還是很不錯的,軍隊雖然由老將軍秦攻指揮,可其中許多人都不是老將軍秦攻的嫡系。
甚至可以說,某些時候若是沒有皇帝虎符的話,老將軍秦攻未必能調動其中一部分士卒。
當然,他在軍中也多少有一些自己的勢力,否則的話,那些不聽話的將領們必定會影響到戰事的勝負。
所以,如今的蜀軍之中,一邊是以老將軍秦攻為首的老卒派,一邊是以李運為首的新卒派。
老卒派多為義氣跟著秦攻的老人,還包括後面陸續從各地趕赴蜀軍的人,而新卒派則是招募來的嶺南士卒,還包括南詔這邊招募的人。
這些人形成了兩股力量,保證了蜀軍的平穩,也讓蜀軍內部不至於出現分裂局面。況且還有皇帝孟元派去的監軍,監軍對於戰事沒有任何指揮之權,可是涉及到調兵等事情,就是無法輕易繞開監軍的。
如此一來,三權制衡,便能讓蜀軍在不破壞戰力的情況下保證自己的戰鬥力。
喜歡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請大家收藏:()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