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特供”
維克多趁機又召開了1次媒體見面會,並邀請魏武和媒體見面,親自說明了這1次藥物改良的過程。
說實話,這1次的事情,對魏武來說,既是1個警鐘,又是1個契機,讓他對中醫藥有了更深的認識。
中藥之所以要11把脈,其根本原因,就是要掌握每個人體質的不同,譬如陰虛和陽虛的區別、體內溼氣的輕重……等等因素,進行藥方的個別調整,從而做到真正的對症下藥。
所以,1般在中醫院現場配製的中藥,尤其是老中醫看過的,往往效果很好,而批次生產的中成藥,藥效往往遠不如中醫現場配製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現場配製的中藥,醫生透過把脈,瞭解了病人的症狀、身體的強弱、溼氣、陰虛還是陽虛……,配藥的時候更加有針對性,用藥量會做1些針對性的調整。
而中成藥,為了保險,防止1些體質比較虛的,或過敏體質,或陰虛陽虛體質的不同,造成服藥之後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往往會用藥更輕,尤其是1些藥性比較強的,都會刻意減輕劑量,以確保安全。
可這樣1來,藥效自然而然就下降了許多,這也是中成藥的療效不如西藥的根本原因之1。
魏武雖然是當今中醫的第1國手,可研製藥方的時候,也逃不脫這種定勢思維,為了確保安全,同樣減輕了1些藥效太烈、具有兩面性的藥材劑量。
再就是,受氣候條件、水土環境、飲食文化和人種的不同,人的體質變化也有1些細微的變化。
譬如有些地方的人,長期習慣某種飲食,卻恰好會對每種藥材具有抵抗性,甚至或產生髮應,降低或放大了藥性。
所以,接下來,中醫要想真正走出國門,還得對相應地區的環境、飲食文化、體質的細微差別等因素,都要做1番全面的瞭解,並據此對藥物進行適當的調整。
最好還能對全球的每個國家地區,先徹底做1番調查,進行詳細的分類,對不同的人種、不同地區的患者,其藥物也應該有所差別。
只有這樣,才不會出現這1次的尷尬情景,也是對患者負責。
不過,這個工作了可就太大了,但為了中醫真正崛起,這樣的事情,必須要做。
又過了5天,3個醫療小組的病人,都已經換了兩茬了,而且後面的病人中,也沒有危重患者了,魏武便打算離開了。
魏冉到現在還下落不明,他必須親自趕過去。
當天下午,魏武把事情安排妥當,把自己這邊的事情全部交給了遲驚雷,又和父親、姜鍾離電話溝通了,準備第2天1早就動身趕去李普生那邊會合。
不過,他依然沒跟其他人說魏冉失蹤的事,只說魏冉遇到的,那個多毛症女孩的病很棘手,需要他親自過去看看。
可就在當天晚上,魏武又接到國內雲次相親自打來的電話,說是接到了北非的求助,其國內爆發了坎布林病毒,且來勢洶洶,每天都有上百人死亡,希望華國派人趕去支援。
喜歡醫神出獄請大家收藏:()醫神出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