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頓時汗流浹背:“孫兒不敢!孫兒就是,就是……”
“就是什麼?”
“就是覺得……額,覺得皇祖應該參考了一下李暄的意見,採他人之諫,些許能得見新章。”
“那不就是覺得李暄的腦子比咱的好使嗎?你這不肖子孫!咱今個兒非打死你不可!”
朱元璋忽然暴起。
崇禎想跑卻沒跑成,給朱元璋按在椅子上用鞋拔子啪啪啪的猛抽屁股。
“孫兒錯了!孫兒錯了!”
崇禎給打的涕淚橫流。
“知道錯了?我看你只是知道自己不知道錯就得捱打!”
朱元璋不爽地把崇禎推開,冷笑了一聲道:
“咱也不瞞著你了,先前和你說的那個計策,其實就是李暄出的。”
崇禎沉默了片刻道:“那麼野蠻的計劃,怎麼可能是李暄的主意?皇祖您別唬孫兒了。”
“他不野蠻?所以咱野蠻?你這混賬東西!連咱都敢埋汰?”
朱元璋額頭上的青筋暴跳。
崇禎意識到不小心說錯了話,連忙捂著嘴解釋:
“孫兒絕對沒有這種意思啊!”
朱元璋都給氣笑了。
李暄那混賬東西的形象,到底為什麼會在崇禎這倒黴玩意的眼裡那麼高大上?
“咱先回去了,東林黨的事兒,你自己考慮清楚!到底是要面子,還是要中興!兩全之策?你想都別想!哪裡有那麼好的事情!”
朱元璋帶著蔣瓛回到了明初。
他這會心情相當糟糕。
雖然說,他準備把氣往朱棣頭上撒。
但也不得不承認李暄說的那些話並沒有錯。
明末藩王的問題歸根結底是他致使的。
“難道,真要聽李暄的,廢了“奉養親親”條,“世襲至奉國中尉”條?”
朱元璋無比的糾結。
如何也沒法下定這個決心。
他非秦皇,非漢祖,他更像是一個絮絮叨叨的大家長,骨肉血親,這對朱元璋來說是一個邁不過去的坎,無法割捨。
於是,朱元璋不甘心地咬牙道:
“不!咱不改!咱既然已經知道了後來會發生的事情,憑什麼就不能尋一個兩全之法,既能讓咱的子孫後代永享富貴,又能讓他們和柏兒那樣文武雙全,受百姓稱頌,還對皇帝忠心耿耿,從而避免後世之君削藩三禁錮以至於咱的後人變得只會生孩子?咱憑什麼就非得聽李暄的,把他們犧牲掉?”
朱元璋其實已經知道了自己這樣做很不理智。
但,讓自己的子孫後代全部能衣食無憂。
這幾乎已經成了他的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