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望著自己孫子離開的背影,心中感受到了些許的欣慰。
朱允炆的辦法雖然很是無恥,但無恥對於一個帝王而言並非是一件壞事。
至少學會無恥之後,朱允炆以後不至於再深信不疑地說出“國家內外交困,是因為天子個人品德有問題”這種蠢話。
“允炆這孩子,看來已經從老四和李暄的身上感受到威脅,黃子澄那幫子腐儒,也意識到若是再和以前一樣,咱的心,會慢慢偏向老四,所以開始謀求改變,開始想法子討好咱,證明自己不輸老四,李暄,這並不是壞事,若是允炆真能成長起來,咱也就不必糾結皇位傳承的問題了。”
話罷,朱元璋眼中又閃過了糾結之色。
儲君的事情,事至如今,他依然沒法下定決心。
……
同時。
離開御書房,回到東宮後,朱允炆臉上幾乎同時浮現出了喜悅以及糾結兩種神色。
“黃先生,皇祖父同意了。”朱允炆愁眉苦臉地說:
“但我完全看不出來皇祖的喜惡,皇祖若是覺得我如此做太卑鄙無恥,該如何是好啊?”
黃子澄立刻迎了上來,笑著說道:
“皇上若是覺得不妥,怎麼會同意?即便為了救秦王不得不同意,也會大發雷霆的罵殿下一番,然後讓殿下別去插手,親自安排錦衣衛去操辦,免得辱沒了皇家名聲才對。
皇上不僅同意,還讓殿下親自動手,這說明陛下十分滿意殿下此計,並且,有透過這件事磨礪殿下的想法,所以殿下不必擔心,放手去做便是!”
朱允炆臉上的擔憂之色散了不少,但還是有些為難:
“可,先生自小就教導我,為人要懷瑾握瑜,光明磊落,我做出如此卑鄙,齷齪之行徑,豈非有違先生教誨?還能算是一個君子嗎?”
黃子澄聞言,臉上頓時浮現出了尷尬之色,乾咳了一聲詭辯道:
“殿下並非為了害人方才去做那樣的事情,而是為了挽救骨肉至親性命於水火,方才不惜自汙,此乃“捨己成人”之舉也!即便行為上有失偏頗,但依然算是大義!如何算不得君子了?”
朱允炆聞言,心裡最後一絲猶豫也消失了。
他沐浴更衣,然後在黃子澄的陪同下悄悄往悅來客棧的方向趕去。
翌日,曉日初升。
紫禁城午門之前,數百個全副武裝的禁軍整齊排列,圍出了一個差不多有半個足球場大小的空地。
外面擠滿了聞訊而來的百姓,人山人海,幾乎看不見盡頭。
“聖躬臨御!”
隨著大監的聲音傳出。
朱元璋從午門之中龍行虎步而出。
外面的百姓,將士,文武官員,立刻以大祭之時的禮儀,恭敬地行叩拜大禮,並高呼:“天輔有德,海宇咸寧!”。
“平身。”
朱元璋淡淡道了一聲,轉頭吩咐:“將罪人朱樉押上來!”
“臣遵旨!”
蔣瓛拱手一拜,給了身邊的錦衣衛一個眼神。
馬上就有人朝著詔獄狂奔而去。
不一會兒,秦王就被五花大綁押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