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暄道:“立儲之事不妥!允炆殿下不堪重用。”
這話說出來,立刻引來了黃子澄等人憤怒的目光,一頓痛罵之後,開始吹朱允炆的彩虹屁,然後問李暄是不是瞎了,居然說這麼優秀的朱允炆不堪重用。
朱元璋心裡也頗為不爽。
這說的是什麼話?說朱允炆這個他看中的繼承人不堪重用,不就相當於在打他的臉嗎?你就算要說,就不會委婉一些?
不過朱元璋倒不至於特別憤怒,畢竟李暄說的也沒問題……
他已經從崇禎口中得知了,自己這孫子本事確實一般,差點就給黃子澄他們忽悠瘸了,若非及時醒悟過來,將那兩人處死,只怕會逼的藩王造反。現在就讓朱允炆當儲君,的確太早了。
旋即,朱元璋準備順著李暄的話暫緩立儲君之事,並讓朱允炆以後跟著李暄,讓李暄去教導朱允炆。
然而話還沒說出口,李暄的下一句話就像是一顆炸彈,差點沒把奉天殿裡的全都嚇死。
“且不僅僅是不堪重用這麼簡單,允炆殿下身上的問題實在太多!根本就不適合當一個皇帝,若立允炆殿下為儲君,後果將會不堪設想!輕則引發內亂,重則……令我大明,二世而亡!”
奉天殿裡的人全都傻眼了。
即便是向來無法無天的藍玉,此時看李暄的目光都像是在看怪物。
他現在很想問一個問題:哥們,你九族莫非是批發來的?
文官那邊在短暫的失神過後迅速反應過來,無不是怒上眉梢,憤慨地抨擊起了李暄膽大包天,要求治李暄死罪。
而朱元璋目光死死盯著李暄,自從去了明末後,這是他第一次對李暄起殺心!
他一直都以為李暄的政見雖然激進,但方向與自己差不多。
厭惡那群腐儒,想讓朱允炆遠離他們,以免受他們哄騙。
哪曾想錯的這麼離譜,李暄竟是完全站在朱允炆的對立面之上!並且還如此放肆,居然說他看好的大孫子,會讓大明二世而亡?
朱允炆是他認定的皇孫。
所有對朱允炆有威脅的人,都得死!
換做以前的朱元璋,李暄馬上就得人頭落地。
可是……
明末之行對朱元璋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讓他對李暄的耐心前所未有的高。
竟是強壓下了殺意,問道:
“你那樣說的理由是什麼?”
李暄指著朱允炆說:
“臣之所以如此說理由有三,其一,若依“立嫡以長”之制,皇太孫當是懿文太子妃常氏所出次子允熥。
常氏乃開平王常公之女,勳貴根基深厚,朝野俱仰其威望,若強立呂氏庶子允炆為儲,必惹淮西勳貴不滿!允炆殿下若是登基,欲保皇位穩固,首當剪除藍玉等武勳,他們若死,於大明而言乃是巨大損失。
其二,允炆殿下自幼受黃子澄等腐儒教化,對其信賴頗深,故允炆殿下若登大寶,勢必傾心文臣,深信儒家虛妄,廢洪武新政,復周禮、行井田,甚至可能效仿西周“三公九卿”之制!
其三,臣聽聞黃子澄私議藩鎮之弊,常引漢景削藩舊事蠱惑允炆殿下,允炆若是繼位,定效“七國之亂”故智,對他的諸位叔叔,陛下的好兒子們趕盡殺絕!
而邊關重鎮的藩王,無不是久經沙場,其麾下兵甲數量雖少,可戰力不俗。他們之中大多人些許會認命,認栽,可唯獨心高氣傲的燕王不會,燕王一旦被逼上絕路,陛下不在,太子不在,孝慈高皇后不在,燕王必反!
燕王打贏便罷,無非是大明換個皇帝,橫豎都是陛下與皇后之子,可燕王若是打輸了……北元韃子趁機南下,朝中既無藍玉等宿將,邊關又失藩王屏障,陛下以為允炆殿下勝算幾何?屆時大明江山豈不危如累卵!”
李暄盯著朱元璋,聲音鏗鏘有力:
“故臣死諫!絕不能立允炆殿下為皇太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