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自己的兒子王孝炬在娶親途中被吐蕃人殺死,火冒三丈的王家家主王瑾顧不得家族的命運,當即帶著四十幾名王家的家丁抄起武器便奔往韓府。
就這樣,韓家與王家近百名家丁將剩下的吐蕃士兵圍的水洩不通。喪子之痛令王瑾悲痛欲絕,為了不使自己的兒子黃泉路上不寂寞,王瑾下令將面前的吐蕃士兵一個不剩全部殺死。
眨眼的功夫,僅剩的吐蕃士兵全部被殺,吐蕃人臨死前眼中的絕望令韓家玉不寒而慄、記憶猶新。
地上的屍體還沒有涼透,可是新郎王孝炬卻再也活不過來了,趴在王孝炬身上的韓伶俐早已經失去了動靜。
等到眾人上前檢視的時候,只見韓伶俐帕子上留下一道深深地血痕,手中的匕首仍然流淌著殷紅的鮮血。
原來,韓伶俐意識到自己的夫君再也沒有活過來的希望的時候,再一細想自己的家族將會在吐蕃人的報復下不復存在。
想到了這裡,一向心高氣傲的韓伶俐撿起地上的匕首刺向自己的脖子,這也算是給丈夫在黃泉路上做伴了。
戰鬥結束之後,韓近虎從府內絕望的走了出來,他也意識到韓家即將滅亡,為了博得最後生存的機會,韓近虎來不及悲痛,有一種悲涼的聲音喊道:
“吐蕃人欺我韓家,殺害我韓家長女伶俐與女婿王孝炬,老夫今生與吐蕃人有不共戴天之仇,願意跟隨我韓近虎對抗吐蕃的站出來!”
說話間,韓近虎的眼睛掃視著眼前之人。
想到了吐蕃人來到南湖縣之後為非作歹、欺壓良善的種種惡行,眾人的臉上無不掛著悲痛與怒火,在王瑾與韓家玉的帶頭下,眾人齊聲喊道:
“願追誰韓老爺殺盡吐蕃賊人!”
“……”
眨眼的功夫,街道上便想起了震耳欲聾的呼喊聲,眼看著眾人群情激憤,韓近虎準備趁熱打鐵,帶著近百名家丁攻打縣衙。
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
就在韓家、王家近百名家丁在王瑾、韓近虎的帶領下向縣衙奔去的時候,東贊帶著上千名吐蕃城防營精銳士兵剛好向韓府方向而來,就這樣,兩支武裝在城內相遇了。
轉眼間,街道上再無普通百姓的蹤跡,這些無辜的百姓眼看著大戰一觸即發紛紛躲在自己的家中,有的人見情勢不妙,居然回家收拾細軟準備到其他地方避難。
無論在人員數量還是戰鬥素質,吐蕃士兵都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而且吐蕃士兵的武器裝備是當下河西地區最為先進的存在,而韓家與王家的家丁配備的都是一些陳舊的白杆搶或者彎刀之類的近距離作戰武器。
因此,兩軍的戰鬥狀況幾乎成一邊倒的趨勢,韓近虎率領的家丁不敵吐蕃精銳兵團的攻擊,且戰且退,一直被吐蕃人逼到了南湖縣城西門附近。
眼看著對面的家丁已經被逼到了死角,陰鷙的多吉頓時起了殺機,隨即命令士兵全部換上弓箭對準韓近虎等人瘋狂的設計。
在如雨般的箭支攻擊下,家丁們的眼神中幾乎看到了死亡所帶來的深深恐懼。
就這樣,箭支落在家丁們身上的撲哧撲哧聲伴隨著此起彼伏的慘叫聲,韓近虎身旁的上百名家丁轉眼的時間就只剩下五六十人,情況是萬分的危急。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城門外面響起了瘋狂的吶喊聲,轉而是勁弩射出的強勁有力的箭支,這些箭支如同暴雨一般鋪天蓋地的射向吐蕃軍隊。
看到這裡,東贊頓時一怔,他萬萬沒想到,在這南湖縣城居然遭到勁弩的攻擊,轉念一想,東贊趕緊命令吐蕃士兵向城內退去。
就在吐蕃人退軍的當頭,韓家玉振臂一呼,命令所有的家丁快速轉移到城外逃命去了……
韓家玉等人也不知道奔跑了多遠,只記得太陽已經到了正當空的位置,熾熱的陽光炙烤著眾人臉上的血跡。
意識到吐蕃人再也沒有追擊的可能,韓家玉這才命令家丁們來到一片土丘上躲藏起來。
隊伍停下來之後,韓家玉這才意識到自己的父親與王瑾二人身受重傷,慌忙回過身來撲倒自己的父親韓近虎近前跪了下來。
此時的韓近虎與王瑾二人不僅身上被彎刀砍傷,而且吐蕃人的箭支也深深地刺進了二人的身體之中,望了望二人蒼白的臉色,韓家玉低聲泣道:
“都是孩兒無能,不能保護二位長輩,孩兒罪該萬死!”
聽了這話,韓近虎一把抓住韓家玉的胳膊,乾涸的嘴唇輕輕地張開,說道:
“家玉,你記住為父的話,無論如何都要將你妹妹與妹夫的屍體給奪回來,否則……”
接下來的話,韓近虎沒能說出來,眼睛無力地閉上了。韓家玉輕輕地搖動著韓進的身體,歇斯底里的喊道:
“父親,你醒醒啊,我們韓家可不能沒有你啊!”
然而,韓近虎並沒有醒過來,良久之後,韓近虎勉強的睜開了眼睛,深情的望著韓家玉,艱難地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