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標若是早薨,誰能繼承大明的天下?
這個問題竟然從朱元璋的口中問出,並且詢問的物件還是徐星河。
徐星河冷汗一冒,這一次大腦轉得飛快,直接回道:“這是陛下的家事,卑職不敢枉議!”
朱元璋卻自顧自暇說道:“朕有二十六個兒子,也算是兒孫滿堂,但能坐皇位者,也就那幾人爾。秦王朱樉為人憨厚仁慈,有太子的風範,但缺點是城府淺、謀略不足。晉王朱棡顧盻有威、多智勇敢,但卻殘暴喜殺。四子燕王朱棣,有勇有謀,是最像朕的。吳王朱橚好學能詞賦,喜歡醫學,他們都很優秀,但都有缺點,如何挑選,令人為難啊。”
聽到朱元璋的話,徐星河悶不做聲,並且在心中吐槽了一下,果然是最愛馬皇后,朱標薨了,皇位也只會傳給嫡子,其他皇子都不在考慮的範圍之內。
徐星河很想告訴他,不如選燕王吧,避免一場靖難。
突然間,
“星河,你覺得太子之子朱允炆如何?”
這時候,朱元璋又問道。
徐星河嘴角抽了抽,自己不是輔國能臣,也不是封疆大吏,第一天做逆鱗衛的指揮使,就得回答這麼容易掉腦袋的問題嗎?
怪不得古人總說伴君如伴虎,今晚是切身體會到了。
徐星河只能繼續裝傻:“卑職是草莽出身,不懂國家大事,還請陛下責罰。”
朱元璋並未責罰徐星河,只是悠悠道:“隨我進去吧…”
“是,陛下!”
徐星河實在拿捏不準老朱的心思,更加敬畏。
兩個人推門而入,開門聲驚到了正在批閱奏章的朱標,他抬起頭看到來人,連忙起身:“父皇,你何時來的?兒臣失禮怠慢了!”
說著,朱標連忙行禮。
朱元璋扶他起來,笑著問道:“我兒在做什麼啊?這麼晚了還不休息?要注意身體啊,年輕也要注意。”
“回稟父皇,老四從燕京發來緊急奏章,蠻元一方又蠢蠢欲動,兒臣想明日早朝定下一個決議,看如何解決此事。”朱標笑道。
朱元璋隨他一起來到案桌旁,拿起了朱棣的奏章,而後笑著說道:“蠻元自從滅國,分崩離析成為幾十個部落,每年秋後、初春都會揚鞭策馬進犯咱們大明,面對這些宵小,無需拿到早朝商議,直接責令兵部草擬一個章程,揮兵十萬出關,掃清關外三百里內所有喘氣的,此法才是最行之有效的。”
徐星河站在一旁,聽著朱元璋隨口就來的滅敵之法,再一次見識到了大明皇帝朱元璋的殺伐果斷。
所有喘氣的,這可是連雞鴨狗貓都不放過啊。
朱標則笑道:“父皇,咱們大明建國二十五國載,不宜再做血腥殺戮,兒臣還是想以仁義之舉,對付蠻元那群賊子。”
朱元璋也不生氣,點了點頭,道:“我兒仁義,此事便按照你的想法來辦吧!”
徐星河看著這一幕,忍不住感慨朱標不愧是朱元璋的最寵愛的兒子,親兒子說啥都是對的。
另外,從朱標的處事風格來看,他受儒學思想影響較深,缺少了朱元璋殺出一個天下的霸氣,怪不得朱元璋要幫他殺光淮西名將,不殺的話,擔心他將來繼承大統壓不住那些悍將。
換做是徐星河,他也會替自己兒子這般做。
不過...
現在的朱元璋不只是替兒子清除障礙,大有殺光所有開國能臣和名將的趨勢,憑朱元璋的深謀遠慮,又聯想到李善長臨死前明悟朱元璋的大計,難不成這裡面還有其他門道?
“父皇,這位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