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蘇晨,你可知何為修煉?”
七祖盤坐在小蘇晨對面,笑眯眯的開口問道。
“七祖爺爺請講。”
“外界很多人認為修煉就是吸收靈氣入體,從而強大自身的過程。”
“此種認知並非不對,但不夠全面。所謂修煉,一則在修,一則在煉。”
“修者,在於對心的認知,對道的感悟。”
“煉者,則在於對身體的開發,對極限的突破。”
“以心感悟道,以身承載道,二者相輔相成。”
“前者有儒修、法修。”
“雖然一身道法強橫無比,但終究是無根之萍,到了後面基本上都成了鬼修。”
“後者有煉體武者,氣血奔湧橫煉八荒,然而上限已定,窮其一生也只能困於此。”
“可是七祖爺爺,荒古聖體也是體修啊,不是說聖體大成可與大帝叫板嗎?”蘇晨疑惑問道。
“哈哈哈哈,小蘇晨吶,那你可知荒古聖體為什麼無法成帝。”
“難道是因為他們不想嗎?”
“且聖體大成可叫板大帝,叫板並不是說打得過。”
“還有啊,這個說法其實是不準確的,聖體大成是可戰至尊。”
“就是大帝怕死,然後自斬道果跌落帝位後的那個境界。”
“這樣則可將自身封印與神源之中,延緩死亡。”
“一旦至尊極境昇華重回帝位,聖體還是要死的。”
“只不過至尊極境昇華後也離死不遠了。所以才有聖體叫板大帝這一說。”
“七祖爺爺,那我是不是還需要一本煉體的功法?”
“煉體關鍵在於一個煉字,並不是單指肉身的強度。”
“而是在於對身體的開發,對極限的突破,在於對靈氣、道則的承載上限。”
“古來大帝即使不修煉體功法,身體強度也遠非煉體修士可比。”
“其原因便是大帝打破自身身體的極限,承載更多道則及靈力,身載道則,道則淬體。”
“之所以讓你在鼎內以寶液滋養根骨淬鍊體魄,便是為了幫助你打破極限,開闢千丈以上的輪海。”
“輪海境為修煉之基,輪海開闢的越大,未來上限便越高。”
“九為極,一般修士若無機緣,輪海最多不過九百九十九丈大小。”
“只有打破極限,超越千丈,才算正式的踏入了成帝路,擁有爭奪的資格。”
像是緬懷過去,老祖說起了自己
“祖爺爺我啊,當年也是天驕,身懷虛無之體,輪海開闢一千三百餘丈。”
“雖在帝路之上止步於大聖九重天,但那些尋常的大聖,祖爺爺我一隻手能打好幾個。”
“所以小蘇晨吶,你開闢輪海的時候一定要堅持。”
“打破自身的極限,能開多大開多大,基礎差一點,上限就差很多,明白嗎?”
“謝謝七祖爺爺,蘇晨明白。”
“好,那你就開始修煉吧,祖爺爺為你護法。”
“系統,提取飛仙經。”
“叮~ 提取成功。”
“吾身未有日,一氣已先存,似玉磨逾潤,如金煉豈昏。掃空生滅海,固守總持門,半黍虛靈處,融融火候溫。斂息凝神處,東方生氣來,萬緣都不著,一氣復歸臺.....”
“不愧是九竅玲瓏心,對悟性提升太大了。”小蘇晨心中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