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今天晚上8點,星秀隊約戰,麗珠公園球場,打的接一下龍!”
“@廣州庫裡航哥”
“@羅德曼廣文”
“@中投小靚仔阿通”
“@奧尼爾胖哥”
.....
“李隊,今晚我要在店裡做煲仔飯,抽不出時間。”
“哥,實在走不開,老婆加班,我今晚要帶娃。”
“上週打完,膝蓋還好痛,休戰休戰!”
“打!!!”
“今晚去現場看遼寧打廣東。”
......
看著微信上籃球群發完接龍資訊之後,過了一小時也只有3人接龍。
李銳嘆了口氣。
只有3個人。
3打3麼?
家中。
34歲的李銳彈了彈手上的煙,隨後用右手在微信上輸入:“人數不足,推了,今晚比賽取消,自由安排。”
李銳是一名上班族社畜,從初中開始就熱愛籃球。
自從上班之後,有幾年時間他沒怎麼碰球。
剛出大學校園那時候李銳身高180CM,體重130斤,而現在身高還是180CM,體重卻已經190斤了。
李銳從當年的靈活鋒衛搖擺人,變成了如今的肉盾中鋒。
身份上,他也從當年的共產主義接班人成長為了如今的社會基石。
在工作跟感情生活穩定下來之後,李銳就重新增加打球的頻率,順便減肥。
一開始沒人組織比賽,他就來組織建群,朋友們都非常熱情參與。
但是隨著一年、兩年、三年過去。
隨著大家的熱情消退、年齡增加。
從一開始的一週三場的頻率,到現在一週一場的頻率都難。
李銳雖然知道不能怪大家不參與,而是大家的熱情逐漸被生活跟工作中各種瑣事消耗了。
對他而言,如果生活沒有籃球的話,似乎會很沒意思。
沒有繼續糾結,李銳開啟手機抖音,開始刷起了短影片。
根據他的大資料,抖音給他推薦的大多都是NBA球星剪輯。
亞歷山大、庫裡、詹姆斯、東契奇....
現在的NBA就是各種各樣的過去扔三分球。
花裡胡哨的造犯規....
儘管他們投的都很準,但李銳看的很無趣。
他思緒彷彿回到了中學剛看籃球的時光。
科比、姚明、麥迪、艾弗森、奧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