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奎忙了一天回來,就聽她媳婦兒在那邊坐著抱怨,說她婆婆嫌棄她,還偏心到胳肢窩,讓江奎過去說說,這樣分家她不答應。
“你不答應有什麼辦法?人家老二家跟老三家的,都是憑本事得了上工的機會,你沒本事還賴咱媽頭上,我看你是日子過得太順心了。
咱媽給你弄個工作,你還挑三揀四嫌棄起來,你看,都不用你出門,就在家裡多做兩口飯,那還不是多添兩碗水,幾雙筷子的事,這樣的好事,要是跟村裡人一吆喝,都得排著隊地來幹。
行了行了,我這忙著呢,趕緊去做飯,就沒見過這麼能惹事的!”
他是家裡的老大,現在爸媽身體還能幹,都不願意拖累他,都沒打算讓他帶著養老,反而是要他們兄弟三個每個月給五塊錢,在他看來,這都是他爸媽在照顧他們家。
是!
他也覺得二弟跟三弟幸運,弟媳婦兒能被人家挑中去上工,可那是人家三弟妹跟二弟妹老實本分,幹活是把好手。
可她這個媳婦兒,人家吳老闆壓根都沒瞧上。
他能怎麼辦?
自己娶回來的,只能嚥下去唄。
幸好他這工作人家多給五塊錢,一個月能有四十塊錢呢,節省著用,一年下來也能省下不少錢了。
江奎媳婦兒有再多的抱怨不平都沒用,第二天還是老老實實答應照顧孩子接了做飯的活兒。
程婆子哼了一聲就點了頭,“老大家的,我醜話說在前頭,老二老三家的都是我江家的孩子,人家是給了錢給了口糧的,你要是從中耍小聰明,苛待我的孫子孫女,我可不答應。”
江奎媳婦兒臉色一僵,“不能,不能夠,我可是親大伯母,哪兒能幹那種缺德事。”
心裡則暗罵這個老不死的太精明,原本她還想著從這些死孩子口裡摳搜點糧食出來拿回孃家,這下是別想了。
“最好是這樣!”
江家這邊的事解決了,江二媳婦兒王小妹跟江老三媳婦兒孫來娣就在秋月的養雞場忙活起來。
這邊已經安排人照看著,吳秋月就沒怎麼過來。
在家裡待了兩天,一口氣翻譯完一本書,將書跟書稿寄過去,她就開始算起日子。
在這邊待得夠久了,她還得找到師父,再帶師父一起回京都,要取得老師的信任,恐怕有點難過。
不過她有把握能讓老師相信。
上輩子她可是瞞著老師調查出來不少事,有的連老師都不知道呢!
等晚上譚城回來,就跟他說了這事。
“你還有個師父?怎麼一直沒聽你提起過?”譚城手上的筷子一僵,還真不知道。
以前只覺得媳婦兒有事瞞著他,倒是沒想到居然會是這樣的大事。
師父師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雖說師父不能跟岳父岳母相比,可他這個徒女婿一直沒拜訪過,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吳秋月早就想好了說辭,所以在譚城靠過來時一點不慌。
“別說你,連我家裡人都不知道,你也知道,我外文學得挺好的,那都是師父的功勞,還有我畫服裝設計圖,也都是跟師父學的。
前幾年管得多嚴啊,師父說少一個人知道對我跟她都少一分危險。
所以,別說你,就是家裡人都不知道。”
譚城點點頭。
他之前還疑惑媳婦兒就在小村裡長大,哪怕一直讀完了高中,也不可能經常接觸到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