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吃過飯,將孩子交給陸苗照顧,吳秋月就去鎮上。
從鎮上去大槐樹村近,正好從那邊能去喊上孟赫鳴。
吳秋月過來的時候,孟赫鳴跟吳向北已經吃過早飯。
吳向北去租了輛腳踏車,四個人一起往大槐樹村走。
剛進了村,就看到孟婆子,見你的立馬迎上來。
“我就說大早上的怎麼聽著喜鵲叫喚,感情是吳姑娘要來,快快進村。”
吳秋月被迎進村裡,推拒了孟婆子,帶著人直接往村長家走。
這一路上,吳秋月等人也看到村裡的破敗。
一個個村民都瘦骨嶙峋的,尤其是老年人,都乾癟得厲害,還有一些走幾步路就要找地方歇息。
“月月,他們這是……”吳向北詢問道。
“村裡窮,家裡都吃不飽,沒勞動力的就只能一天吃一頓飯,所以他們很虛弱。”
吳向北聽完心裡也不是滋味。
以前桃坪村的人也很窮,可再窮也能維持一天吃兩頓飯,七八分飽。
可這些人不光餓肚子,還餓到走不動路,看著他們一個個的眼神,吳向北也明白,為什麼月月要在這個村裡建小作坊。
不僅是為了賺錢,也是為了給這個村裡人另外一條活路。
最震撼的還得是孟老闆。
他從小就沒為了錢發過愁,哪怕是最緊張的那三年,災害面前也只是讓他的生意有點縮水。
最狼狽的時刻,應該就是跟吳向北這一路的逃命。
可就是這一路,也沒缺過他吃喝。
現在看著這個村裡的人,他開始懂吳秋月的心。
這個女人……
真的讓人欽佩。
她明明可以有更好的選擇,比如那個租來的破舊工廠,可她為了幫助那些因傷退伍的老兵跟家人,把工廠選在那邊,還給他們提供掙錢的機會。
像現在,一個小作坊也要開在村裡,不光能收村裡人不值錢的小魚蝦,還能給他們一份固定的工作。
跟這種品行的人合作,孟老闆覺得是自己的榮幸。
“吳姑娘,你過來真是太好了,昨天我就去鎮上找了公社的人,小作坊的事已經批下來了,不過大概的意思是,小作坊他們不多過問,不過每年上交的公糧不能少,至於小作坊補貼就得我們自己想辦法。”
吳秋月點點頭,預料之中的事。
當初桃坪村的作坊不也是這樣。
公家現在根本沒錢搞經濟建設,一切行動靠個人。
所以吳秋月早就想好了,只要這事在公家過了明路,剩下的她出錢,村裡人出力,至於賺回來的錢……
“村長叔,那咱們來談談賺錢的事。
小作坊我決定暫時做蝦醬,技術這邊我會找人來教,至於村裡這邊,是要你們找人算工分?還是給他們發工資你們自己商量。
至於我這邊,算技術入股,還有出去賣貨都算我的,我佔六成,剩下的村裡佔四成,至於收小蝦米的事,先以大槐樹村的為主,要是這邊小蝦米不夠用,村長您可以找人去其他幾個村代收,只要給小作坊的價格跟大槐樹村一樣就行,代收的價格就隨你們定,您看……”
這事吳秋月早就想好的。
村長家裡有四個兒子,三個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