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
乾清宮。
此宮之名出自於《道德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為天下貞。”
是以,歷朝歷代的皇帝,皆以乾清宮為寢宮,就連平日裡處理日常政務亦多在此處。
此刻,在那“正大光明”的匾額下,乃是一金絲楠木製就的龍書案,上面雕龍畫鳳,極是精美華貴。
龍書案上,則是放了許多奏本,一位老者著了龍袍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炯炯地盯著下方一人。
“微臣不敢欺瞞皇上,此事乃是寧州沈慕率先查知。”蔡幽半跪於地,恭恭敬敬道。
好半晌後,老皇帝才終於從鼻腔裡哼出一個“嗯”字來,蔡幽聞此,提到嗓子眼的心臟這才算撲通一聲落了回去。
“蔡卿,關於海輕侯往蠻夷販鐵之事,可有已經查實?”皇帝問道。
“此事事關重大,微臣得到訊息後,便立馬派人暗訪詳查,已然證據確鑿。”蔡幽道。
“那蔡卿以為,關於那海輕侯,朕又該如何處置啊?”皇帝端起茶盞,喝了一口香茗,貌似不經意道。
蔡幽心中不由一凜,很快就正氣十足地道“龍衛歷來只有監察之權,從無裁決之權,陛下問微臣,微臣惶恐。”
老皇帝的面上終於露出了一絲暖意,彷彿春風吹破冰面,淡淡道:“唔,行了,你先下去吧!”
“是,微臣告退。”蔡幽躬身緩緩退出。
出了乾清殿後,抹了把額頭的冷汗,這才驚覺後背已然溼透了,暗想還好沒有將那功勞全攬在龍衛頭上,有心怪沈慕,可是一想,是自己非要將功勞要過來的,怪罪於沈慕,似乎太無理了些。
這時忽又驚覺,陛下明察秋毫,洞悉千里,若此事真是龍衛察知,恐怕早就稟報上去了,哪還能等到現在。饒他蔡幽往日裡自詡聰明,此刻也不由拍了下自己腦門,鬼迷心竅,利令智昏,差點就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幸好他時刻謹守“忠君”二字,否則,此番只怕很難走出乾清宮。
龍衛,乃是皇帝最神秘最緊要的倚仗,首要便是“忠君”,否則,便立有殺身之禍。
“伴君如伴虎啊!”他心內惶然,很快出了皇宮。
乾清宮中,老皇帝從龍椅上站起,緩緩走了出來,他負手而立,遙望殿外的藍天白雲,明媚春光。
“真是好一個大好江山啊!”他輕嘆。又像是自言自語般,道:“‘在其位,謀其政’,那小子三番兩次如此做,是不是太不將我這大武朝的官員當回事了?……抑或者是他在暗示朕,想要當官?”
秉筆太監沐恩知道這是在對他言,躊躇了一下,緩緩上前一步道:“年輕人,總是好高騖遠,容易衝動,既如此,不如老奴派人去申飭他一番如何?”
老皇帝思慮片刻,末了還是一擺手道:“罷了,正如你所言,年輕人有所衝動再說難免。此事,便這樣吧!”
沐恩心裡一定,又不動聲色地退回原位。
只是跟隨了皇帝數十年的他清楚,皇帝對於那個寧州沈慕心裡已經生出了一絲不喜。
三日後,老皇帝正在御花園中賞景,沐恩接過一個小太監遞來的摺子,還有兩本書,一聽小太監說是誰遞的後,心裡不由一緊,也不敢翻看,便趕緊呈給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