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臣,便不缺猛將。”
“唯有猛將,不可與能臣比擬。”
“而恰恰與你所言相反。”
“比起猛將,能臣更有可用性。”
“但我想要的,並非是能臣出謀劃策的能力。”
“而是他們對我二弟秦王的忠誠。”
“這是我最為敬佩的。”
說話間,李建成眸中便露出了沉重的目光。
與歷史上記載相反。
李建成並非花天酒地的昏庸太子。
畢竟大唐能奪取天下,並非巧合。
要知道,李淵起兵創立大唐,並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
其中李二功勞最甚。
沒有李二,李淵肯定打不來天下。
但除了李二之外,李建成的功勞也不小。
李建成從文,李二尚武。
在李淵起兵奪取政權的時候。
是李建成在幫忙運營朝堂,這才讓李淵免了後顧之憂。
故此,李淵的這兩個兒子,李建成和李二,分別處在文武的對立面。
而至於李元吉。
雖然文武能力不及他的兩個哥哥,但他的鬼點子卻是不少。
“大哥,你別光敬佩啊!”
“你得想想怎麼控制那兩個人啊!”
“有他們給秦王出謀劃策,我們肯定被動啊!”
“不過大哥你也不用擔心,我有一個計劃,可以驅逐這兩個謀士……”
李元吉一通勸說。
李建成斜睨了他一眼。
“說來聽聽。”
李元吉便湊了過來,附在李建成耳邊說了一番悄悄話。
“我們明天就這麼跟父皇說,如此如此……”
李建成聽完先是一愣,隨後點頭應道。
“如此甚好,你去安排吧。”
“務必要將那兩位能臣驅逐出宮!”
李元吉獻上的計謀很簡單。
他盯上了父皇也就是李淵的軟肋。
那便是兵變。
後代曾經評價過幾個大一統朝代。
發現唯有大漢和大明德國最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