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之間,往往無需多言便能心意相通。
蘇渝自然明白陳萍萍對自己的好奇並非真心關心他的未來規劃,而是在尋求透過利益與他建立友好關係。
對此,蘇渝並不反感。
在他看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非敵即友。
他與陳萍萍之間並無利益衝突,多一個朋友自然更好。
蘇渝毫不猶豫地微微一笑,淡淡地吐出四個字:“教書育人。”費介聞言一愣,難道自己胡亂一猜竟然猜中了?
蘇渝這小子,還真打算一輩子做教書匠了?費介皺了皺眉,輕輕嘆息。
他覺得蘇渝這樣做,簡直是埋沒了他的才華。
一肚子學問,不去建功立業、名垂青史,卻跑去教別人讀書,真是太可惜了。
而陳萍萍則沉默了許久,才緩緩開口:“蘇先生胸懷大志,令人敬佩。”
實際上,他並不理解蘇渝的選擇。
蘇渝的這四個字,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如果蘇渝此言發自肺腑……
那實在讓人驚愕不已。
他著實看不明白眼前這個年輕人。
儘管心中不解,但客套話還是要說的。
對此,蘇渝也不禁露出一絲微笑。
當初,林若甫的話與陳萍萍大同小異。
儘管蘇渝能明顯感覺到,
他們其實並不理解,也不認同。
但他們依然會表達讚賞和支援。
這便是老練者之間的某種默契吧。
為官之道,他們早已深諳其中三昧。
不像費介,心裡怎麼想,臉上就怎麼表現。
蘇渝明顯看出費介那雙微褐色的眼眸裡,滿是震驚。
而他的臉上,也是一副困惑的神情。
一番誇讚之後,陳萍萍將話題引向了正事。
“既然要從事教育工作,”
“蘇先生是否考慮過創辦一所書院?”蘇渝微微挑眉,坦然笑道。
順著陳萍萍的話茬,接著說:“蘇某確有此打算。”
“等到殿試和科舉結束後,”“就要著手準備開辦書院的事了。”“我打算廣招天下學子,有教無類。”
“讓所有人都能平等地獲得學習的機會,”“並且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成為一代豪傑。”“這一直是我的心願。”
是的,廣納天下學子,不論出身貧寒還是顯赫。
只要學生有天賦,只要學生願意學,人人都有機會出類拔萃。
而自己也將因此獲得永生(這裡指精神上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