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渝輕輕點頭,回以微笑,“自然記得。”
“林相身為此次春闈的主考官,身為考生,我豈能忘卻?”
考生若連主考官都不識,那豈不是荒謬至極?
不過,他起初並未料到,林若甫當時特意去審閱了他的試卷,還以為只是偶然路過,多看了一眼。
但細細回想,便已明瞭。
林若甫再次緩緩開口,
“老夫觀你,聰慧過人,志向遠大,便不與你拐彎抹角了。”
“你可願意成為我的門生?”
“將來在仕途上,老夫定能助你大展鴻圖。”
通常,應是考生主動尋訪座師,上門誠心請求拜入門下。
然而,林若甫卻在相府中等待良久,見過了無數前來拜師的考生。
儘管一直未等來心中所期盼的考生蘇渝,但林若甫對這位年輕人仍抱有極高的欣賞之情。
他並非是那種自視甚高之人,對於人才的珍視,使他甘願屈尊以禮相待。
於是,他親自造訪蘇宅,開門見山地提及此事。
在林若甫滿心期待中,眼前的青年應該會滿懷感激與激動地點頭,答應成為他的門生。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
蘇渝只是輕輕一笑,淡然回答:“多謝林相的厚愛,在下心領了。”
拜師的念頭,在蘇渝心中從未有過。
他只想收徒,追求永生之道,對仕途並無興趣。
一般而言,話至此處,雙方都已明瞭。
但林若甫似乎有些耳背,或是擔心蘇渝過於喜悅而詞不達意,再次開口,略帶不確定地問道:“你是說,心領了?”
自林若甫位居高位以來,一直是他人費盡心機地巴結他,希望能成為他的門生,或是與他拉近關係。
這還是頭一次,他主動邀請,卻遭到拒絕。
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匪夷所思。
難道這年輕人過於固執,只想憑藉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向上攀爬?還是他認為自己是所謂的奸臣,不願與自己為伍?林若甫開始從懷疑蘇渝的答案,轉變為懷疑自己的判斷。
蘇渝不禁又是一笑,再次溫和地答道:“多謝林相的厚愛,在下只能心領了。
林相地位顯赫,相信有很多人渴望成為您的門生。
還是將這個機會留給其他有需要的人吧。”
他的語氣雖然溫和,但態度卻十分堅定,表明自己不願成為林若甫的門生。